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字经 >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04回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04回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05W 次

三字经》这样一本小册子所以能够被历代人们奉为经典而不断流传,一定具有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钱文忠先生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解读这部传统启蒙经典呢?

钱文忠解读三字经04回

  百家讲坛《三字经-钱文忠》介绍

百家讲坛《三字经》钱文忠视频讲座全集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三字经》这样一本小册子所以能够被历代人们奉为经典而不断流传,一定具有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钱文忠先生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解读这部传统启蒙经典呢?在看似简单易懂的字句背后都包含着什么样的深意?而对于今天的人们,《三字经》还有着什么样的启发意义呢?

《三字经百家讲坛全集》与《百家姓》、《千字文》并称为三大国学启蒙读物。《三字经》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谓“熟读《三字经》,可知千古事”。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难免含有一些精神糟粕、艺术瑕疵,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仍然为世人所公认,被历代中国人奉为经典并不断流传。

  钱文忠

1966年6月6日出生于上海市,祖籍江苏省无锡市。吴越国王钱缪之后。1996年,受人引荐,入复旦大学历史学系任教。现任复旦大学历史学系教授,中国文化书院导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电影学院客座教授,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北京大学《儒藏》精华编编纂委员会委员。

演讲人:钱文忠

讲师简介: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华东师范大学东方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研究员,季羡林研究所副所长。季羡林先生关门弟子,中国仅有的几位专业研究梵文、巴利文的学者之一。1984年考入北京大学东方语言文学系。留学德国汉堡大学印度与西藏文化学系,主修印度学,副修伊朗学、藏学。著作有:《瓦釜集》、《末那皈依》,《季门立雪》,译作《唐代密宗》、《道.学.政——论儒家知识分子》。

内容简介:昔仲尼,师项橐(驼)。古圣贤,尚勤学。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

三字经作为一部蒙学经典在梳理完中国历史后进入最后一个部分。通过介绍一些具体生动的古人勤学的故事来告诉人们作为一个求学者应具备什么样的学习态度遵循什么样的学习方法。而这其中提到孔子拜项橐为师的故事,孔子被誉为至圣先师学有大成后世都尊称他为“孔圣人”,《三字经》中所提的项橐只不过是个七岁孩子,那孔子为什么要拜他为师?这个叫项橐的孩子有什么过人之处?

全文:

三字经一直是通过讲故事把一些深刻的道理活生生地展现在人们面前,既然是讲学习谁最合适呢,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谁是一个学习的楷模呢,毫无疑问是孔子。所以接下来三字经讲昔仲尼,师项橐(驼)。古圣贤,尚勤学,字面意思非常清楚,想当年孔老夫子拜项橐为师,而那时孔子已是一个学有大成的人物尚且还要勤奋学习,这里就引出一个新的人物项橐。项橐是春秋期间鲁国一位神童,当然在历史上没留下多少关于他的确切记载,民间传说很多,讲他眉清目秀非常可爱,在我脑子中从小就认为项橐应该是胖墩墩的,但没什么理由,因为没看到哪个记载说他是胖是瘦,但我就是这样一个印象。这个孩子无师自通聪明无比,从小特别喜欢也特别善于去观察周围的一切,观察人物,观察自然而且与生俱来有一种钻研精神,像这样的孩子在今天往往是父母比较头疼的,因为他什么都得问个为什么,什么都得追着往下问,一般父母见到这样的孩子心情好时非常喜欢,心情不好时就烦得要命,项橐就是这样一个孩子,虽然只有7岁但孔子居然拜他为师,后来的人就把项橐尊称为圣公,因为孔夫子是圣人嘛,圣人的老师不论多大这个名字总得叫得大一点所以叫圣公。孔子在鲁国设坛讲学,他听说在莒(举)国有个小国,在莒国的东南沿海边有个地方,那个地方的百姓非常淳朴但都很有学问,有这样一块知识宝地,孔子是哪里有学问就要到哪里去的,全世界的古代的这些圣人都有这样一个特点,追着知识走,哪里有知识就到哪里去。文钟寄语:圣人都是追着知识走,哪里有知识就到哪里去。所以孔子就跟弟子商议我们出去旅游一次去看看这个地方,体察一下那里的民情感受一下那里人民的聪明程度。孔子就带着众弟子乘着马车风尘仆仆就来到这个地方,到了一看,风景非常好,孔子正在非常高兴地观赏风景,观赏长得非常好的庄稼,看见前面大路上有一群孩子玩,孔子的马车就慢慢走过去,别的孩子噌噌全躲了唯独有一个小孩就站在路中一动不动,这个孩子不用说就是项橐了,给孔子赶车的是他的弟子子路,子路是个比较勇武的人脾气比较急就大声呵斥,这个小孩子,老夫子在此,你怎么挡在路中不走。那这个孩子呢听了子路的话还是不动,还叉开双腿叉着腰就挡在路中不动,孔子当然很有教养就在马车上探出头来问,哎,这个小孩子,这个小顽童,你拦在路中不走是什么意思啊。也不知道项橐认识不认识孔夫子估计是不认识,他一听这位老人家叫他小顽童心里很不爽就下决心要作弄作弄这位老先生。他就说‘城池在此,车马安能过去’,这里有个城池啊有城墙啊,你车马怎么过得去啊。孔夫子说,噫,这明明是一条路哪里有城池啊。就问他城在何处。项橐不是叉着腿站在那嘛,就指一指,城在足下。我脚下这里就是城池。孔子一看这有点意思,这两脚叉开像城门,他用了一种象征,我就是城墙我挡着你。孔夫子一看这孩子不卑不亢气质非凡就动了一点童心,下车去看,看你脚下哪里有城池,一看,这小孩有点绝,两腿中间放着几块小石头搭了一道小城墙,那么就是有城墙在这里,是吧,人家没说我的城墙有多高,就说有道城墙嘛。孔子就问这孩子,哎,这个城墙有什么用啊,小孩答‘御车马军兵’,说我这城墙就是挡你这个车马的,还可防防军队和兵。那孔子就说了,哎呀,小儿戏言。小孩子你就是开玩笑嘛,车马从此过又当如何,你这么小一道城墙我车过去又怎么样了。项橐说,这不对,这总还是一道城墙,既然是城墙你的车马怎么过得去。孔子上下打量着这个孩子觉得这个地方的人真是聪明,小孩子如此聪明伶俐,只不过这孩子有点恃才傲物。孔子也懒得跟这个小孩子多说因为他要赶路嘛,就跟他说,那我怎么办呢。就问他,孔子已经自降身份了。那项橐就说,哎,到底是城躲车马呢还是车马应该绕城而走呢?孔夫子一想,没办法,只能赶着马车从他旁边过去了。

解说:孔子慕名来到莒国却被年仅7岁的项橐拦住了去路只得绕道而行,这种事情虽说让孔子有失体面但孔子毕竟是至圣先师学有大成,不会与项橐计较,可接下来却发生了一件事让这位博学的老者自愧弗如甘拜下风甚至愿意拜项橐为师。那接下来又发生了什么事呢。

孔子一进到这个地方实际上就输给了一个小孩,心里难免也有点不爽,一路怏怏不乐。赶路,赶在路上看见路边有一个农夫正在锄地,孔子心里不快嘛,就下来问那个农夫‘看你忙忙碌碌 不知手中之物日抬几度’他不是拿着锄头在锄地嘛,看你那么忙,你知不知道你每天这个锄头要抬起来几次啊,农夫一下憋在那了,这谁知道啊,我天天种田我还一下下数啊。孔子和他的弟子都窃喜,这个地方的老百姓好像被问住了,正好僵在那时突然看见远方赶过来一个小孩,就是项橐了,赶过来说,哎,我爸爸年年种地,原来这人是他爸爸,当然知道手中的东西每天抬起来几次了,你老夫子‘行必乘车马’只要出门就得乘马车,那你一定知道每天马蹄要抬起来几次了,孔子当场蹶倒,搞不过这孩子,但孔子看到这孩子聪明得不得了实在是少见,那当然认定这就是个神童了所以就下车仔细打量项橐,跟他讲,哎呀孩子,你的确才智过人这个没错,这么着,我出一道题你出一道题互为应对胜者为师如何?谁赢了谁当老师。项橐的回答是,不可戏我。你是老人家不可玩我,不能跟我开玩笑啊。孔子就讲,童叟无欺。不管老的小的都不欺。孔子接着就问‘人生于世皆托日月星辰之光 地生五谷方养众多生灵 且问小儿 天上有多少星晨 地上有多少五谷’出了这么一道题,人生在这个世界上都要靠着日月星辰的光芒,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都要靠五谷生存,这两样东西都离不开,那我就问问你这个小孩子了,天上到底有多少星辰,地上到底有多少五谷,这题目照理说无解的。项橐怎么回答呢?‘天高不可丈量地广不能尺度(夺) 一天一夜星辰 一年一茬五谷’,天太高了我没法量,地广了我也没法用尺子量,一天一夜星晨,一年一茬五谷,每一天有一晚上都是星晨,一年总归一茬五谷,庄稼那时都是收一茬,不像今天有双季稻三季稻,这个当时都没有。孔子当时就几乎要晕了,这个回答挑不出一点毛病。

解说:孔子和项橐君子约定相互出题胜者为师,可让孔子没想到的是这个项橐虽然年仅7岁但却才思敏捷聪明过人,孔子出的题根本没难倒他,接下来该轮到项橐给孔子出题了,那项橐会给孔子出什么题呢?

该轮到项橐出题了,项橐说‘人之体比地小 目之眉比天低 二眉生于目上天天可见人人皆知 夫子可知二眉有多少根’,你孔子一上来就跟我讲天啊地啊,那我不讲那么大的,我是小孩嘛,我就讲人身体比地小吧,那么眼睛上的眉毛比天要低吧,我们讲点小的,两道眉毛生在眼睛上天天可以看见,眉毛总是人人都看得见吧,那夫子您知不知道两道眉毛一共有多少根啊?这个还真没法回答,它也不像一夜星辰一茬五谷那么好回答,你总不能说眉毛两根,这个肯定是不对的,是吧。孔子没有办法只好按刚刚的约定要拜师了,谁赢谁是老师嘛,刚刚要请教项橐,没办法了嘛,准备请教这个孩子怎么拜师,这时候看到项橐噗通跳到旁边水塘里待着,孔子就问,你怎么跳水了,你干什么呢?项橐回答,沐浴以后方可行大礼啊,怎么样请夫子也下来沐浴,要把孔夫子也请到池塘里去。那孔夫子就说了‘吾不曾学游 恐沉而不浮’,我没有学过游泳,我要到池塘里就会噗通沉下去浮不上来了。项橐说不对,您这个话不对,鸭子不曾学游反而浮而不沉啊,说鸭子也没听说学过游泳啊,可鸭子怎么浮在水面上不沉呢?孔子说‘鸭子有离水之毛 故而不沉’。孔子上当了,其实那个时候不理他就完了,孔夫子还跟他解释,还是比较好为人师嘛,以为项橐在请教他,说鸭子因为身上长着这个毛,鸭毛是不沾水的,叫离水之毛,那鸭身上长了这个毛所以它不沉啊。项橐又说,哦,是这样吗,那葫芦无离水之毛也浮而不沉啊。葫芦没毛,扔到水里它也不沉啊。这回孔夫子被他绕进去了,孔子说‘葫芦圆而且内空 故而不沉’,就是葫芦是圆的里面是空的,所以它不沉。项橐又说,钟圆且内空,何又沉而不浮啊?这个钟啊,大铜钟,庙里的钟啊也是圆的呀,里面也是空的,怎么它扔下来就沉下去不浮起来啦。孔子面赤于腮,脸通红,很不好意思,一句话都说不出来。项橐在水塘里沐浴好爬上岸,孔子设案行礼拜项橐为师,打道回曲阜从此再也不东游,不出门了,往东不敢走。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在我们很轻松的哈哈一笑之后领悟了什么,这个故事实际上告诉我们一个很深刻的道理,即使学有所成的人也要随时学习,能者为师无分长幼。一个真正把学习放着人生中崇高地位的人,一定会向比自己强的人,比自己多一技之长的人虚心学习,而不会过于在乎自己的年龄,地位和身份。

解说:‘弟子不必不如师 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孔子就曾说过三人行必有我师,像孔子这样一位学有大成的尊者尚且能做到不耻下问不忘勤学更何况我们这些普通人呢,三字经作为一部蒙学经典深入浅出层层递进,在端正了学习态度之后开始告诉我们学习要持之以恒,那怎样才能做到坚持,三字经又会给我们举什么例子呢?

赵中令,读鲁论,彼既仕,学且勤。又讲了一个人叫赵中令,读鲁论,所谓的鲁论就是《论语》,鲁国嘛,鲁国的《论语》,我们今天读的《论语》的本子也就是鲁论这么一脉下来的。彼既仕,他都已经当官了,学且勤,学的还更加勤奋。三字经里这样的叙述是有它非常深厚的一种传统思想的背景的,什么背景呢?在古代出仕为官是成功的标志,你都当官了那么在古代当然是成功的。在古代你经商哪怕你成为富可敌国的亿万富翁也和成功没关系,仕农工商,商在最后。第一等是仕,仕如果成功就是已经当官成为国家的命官,就是成功的标志了,所以他讲已经出世为官已经取得成功的人也不能放松学习反而应加倍勤奋,三字经在讲道理时是层层递进面面俱到的。赵中令何许人也,就是北宋初年的赵普。赵普,字则平,幽州蓟县人,中令是他的官职,他的官职是中书省长官中书令。当时的赵匡胤还没黄袍加身,在陈桥兵变时正是赵普参与了这件事情,赵普应该是非常重要的谋士,应该是黄袍加身的幕后导演人之一。所以当赵匡胤变成了宋朝开国皇帝赵普当然因为辅佐有功所以官运亨通,赵普年轻时熟悉吏事,就是非常熟悉政府管理层面的工作,但没学问,学问不高,等做了宰相后他自己意识到自己的学问不够,而宋太祖赵匡胤也经常劝他读书,晚年的赵普名位已高,宰相一级的人物了,但每次回家手不释卷,根据《宋史》讲,赵普只要下朝回到家第一件事情就是关起门打开箱子取出书来整天阅读,到第二天他上朝去处理政事时很多人发现他能引经据典,处理事务井井有条有理有据,有理论有实践,大家都觉得很惊讶,不太知道他怎么能做到这一步,等赵普去世后家人打开他那个宝贝箱子一看,一部《论语》,也就是说他熟读《论语》而且是带着问题用心来读《论语》。文钟寄语:读书要带着问题用心来读。三字经都是前后照应故事不是随便选的,他上朝碰到问题挂在心头下朝回来去翻《论语》,看哪些孔夫子的和儒家早期弟子的教导有助于他去解决实际的政治问题。

解说:后来宋太祖赵匡胤的弟弟宋太宗继位仍然想用赵普为宰相,可却有人说赵普的坏话说他只会读《论语》,而赵普的回答是我以半部《论语》辅助宋太祖得天下,以半部《论语》帮助宋太宗治天下,故此半部论语治天下就成了中国历史上一句美谈。一部《论语》不到两万字而赵普却花了大半辈子时间读它,赵普从《论语》中都读到了些什么呢?

也正因为赵普用心去读书,把心贴到书上,所以,他从儒家学说当中,从《论语》中汲取了很多为臣之道,他这个大臣当得跟别人不太一样。有一次一名大臣应当升官但太祖赵匡胤历来就不喜欢这人,就不批准不让他升官,赵普坚决进谏要求把这人提拔起来,这就是儒家学术当中的一种‘执言’,仗义执言。太祖被他逼得都发火了,因为虽然是君臣,两人也比较熟嘛,,太祖就说了句很蛮横的话,我就是不给这人升官你怎么样?皇帝跟宰相闹成这个样子。赵普说,刑罪是用来惩治罪恶的,赏罚是用来表彰和酬谢有功之人的,这是古往今来共同的道理,天经地义,况且刑赏,刑罚和赏赐,刑赏是天下的刑赏不是你陛下个人的刑赏,你怎么能凭着自己的喜怒独断专行呢,太祖更愤怒了,脸上挂不住嘛,被自己大臣这么顶,而赵普紧跟在他身后盯着他,你走到哪我跟到哪,时间一长最终也得到了太祖的认可,这些都是读书所得,用心读书所得。

解说:赵普虽身居高官但仍手不释卷苦读《论语》,他这种好学不倦的精神成为后世学习的典范,三字经用了六个字彼既仕,学且勤来强调即使事业有成就的人也不能停止学习,其实很多人都明白学习的重要,但还会有些人会借口说自己没有读书的条件而逃避学习。那对于这个问题三字经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

三字经考虑到各种各样的情况,也考虑到读书的人,学习的人可能会有的各种各样借口,如果有人提出这样一个借口,我没有读书的条件的话,那三字经告诉大家在历史上有这样的人物这样的故事,他们读书条件更差,差到不能差的程度,什么呢?连书都没有但他们依然非常勤勉,发奋读书。披蒲编,削竹简,彼无书,且知勉。这里讲到两个故事,一个是披蒲编,讲的是西汉年间温舒的故事,这个典故出于《汉书》,在历史上是有记载的。‘路温舒字长君巨鹿东里人也 父为里监门 使温舒牧羊 温舒取泽中蒲 截以为牒 编用写书’《汉书-贾牧邹路传》,也就是讲有这么一个人温舒,他父亲是里监门,什么意思呢?这个官大致相当于我们现在的居委会主任,是小到不能再小的一个官,所以家里是很贫穷的,贫穷到什么地步,温舒从小就被他父亲派一个活,去放羊,在放羊过程中温舒取了沼泽中芦苇这种比较长的植物的叶子,把它一点点截好,截成长短宽细差不多,干什么?用来抄书。在汉朝时纸张还没大规模使用,主要是两种书写的载体,一个是竹简一个是帛,丝织品。帛是非常昂贵的一般人根本用不起,竹简相对比较便宜但也不是随时随地都可以搞到的,更何况制作竹简还有一套非常繁琐的程序。所以温舒就采一些这种野生的芦苇把它编起来抄书,来学习律令。通过他的学习慢慢变成了一个负责监狱的,管理刑事的这么一个小小官员。由于他学有心得所以慢慢当的这个官啊还似乎有点大,慢慢当起来了。当然从历史上看温舒的官职都是非常小的,从来算不上一个达官显贵,他之所以能被列入正史恰恰是因为他这个披蒲编这件事情,恰恰是因为他为自己创造读书条件的精神,这样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人才有机会列入正史。而削竹简讲的是一个远远比温舒要著名的多的人物,谁呢,西汉时期著名的公孙弘。公孙弘,公元前200-121年,西汉淄川人。他少年时家里非常贫寒,为别人在海边放猪来维持生活,自己利用放猪的空隙去削竹子,因为他买不起做好的竹简,削竹子自己做成简册抄写书籍,年轻时曾担任过家乡薛县的狱吏,监狱里的小小的办事员,因为没有学识书没读好,经常发生过失做错事所以被免职,从此他立下志向在一个叫麓台的地方埋头读书,一直苦读到40岁,花了几十年时间,建元元年(公元前140年)汉武帝继位,下诏访求这些贤良文学之人,当时的公孙弘已60岁,以贤良的名义应招被任命为博士,所以公孙弘是个晚成之人。公孙弘为相数年,他起身于乡鄙之间居然能位极人臣,而直到今天还是有相当多的人对公孙弘推崇备至。他之所以能成功之所以能登上高位,毫无疑问他的这种持续苦学的精神,他的这种在贫困当中依然通过学习来掌握自己命运,改造自己命运的精神起了巨大作用。文钟寄语:即使在贫困当中依然要通过学习不断的学习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在中国历史上有一句话‘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不学习你的才能不能得到拓展,不学习你的本领不会增多,非志无以成学,你如果不立下学习的志向不发愿苦读那你也不会学有所成。这一句‘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就是公孙弘讲的,也确实是他本人的真实写照。

解说:披蒲编讲的是西汉时路温舒把文字抄在蒲草上阅读的故事,削竹简讲的是公孙弘将文字刻在竹子削成的竹片上阅读的故事。彼无书,且知勉是说他们两个都很穷买不起书但仍不忘勤奋学习。三字经意在通过这两个小故事勉励后人即使条件艰苦也要用功读书。

三字经在讲述完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读书的故事后,接着标举出一种学习所需要的刻苦,勤奋的精神,三字经用哪些故事来讲述勤奋来讲述刻苦,请听下讲。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