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籍 > 《象祠记》原文鉴赏

《象祠记》原文鉴赏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6.54K 次

象祠记(王守仁) ◇原文 灵博之山,有象祠焉①。其下诸苗夷之居者,咸神而祠之。宣尉安君因诸苗夷之请,新其祠屋,而请记于予②。予曰:“毁之乎,其新之也?”曰:“新之。”“新之也何居乎?”曰:“斯祠之肇也,盖莫知其原,然吾诸蛮夷之居是者,自吾父、吾祖溯曾高而上,皆尊奉而禋祀焉,举而不改废也③。”予曰:“胡然乎?有鼻之祀,唐之人盖尝毁之④。象之道,以为子则不孝,以为弟则傲。斥于唐,而犹存于今;坏于有鼻,而犹盛于兹土也。胡然乎?”

《象祠记》原文鉴赏

我知之矣!君子之爱若人也,推及于其屋之乌,而况于圣人之弟乎哉。然则祠者为舜,非为象也。意象之死,其在干羽既格之后乎⑤。不然,古之骜桀者岂少哉⑥?而象之祠独延于世。吾于是盖有以见舜德之至,入人之深,而流泽之远且久也。

象之不仁,盖其始焉耳,又乌知其终之不见化于舜也?《书》不云乎:“克谐以孝,烝烝乂,不格奸”“瞽瞍亦允若”,则已化而为慈父⑦。象犹不弟,不可以为谐⑧。进治于善,则不至于恶。不底于奸,则必入于善。信乎象盖已化于舜矣。《孟子》曰:“天子使吏治其国。”象不得以有为也。斯盖舜爱象之深而虑之详,所以扶持辅导之者之周也。不然,周公之圣,而管蔡不免焉。斯可以见象之见化于舜,故能任贤使能,而安于其位,泽加于其民,既死而人怀之也。诸侯之卿,命于天子,盖《周官》之制,其殆仿于舜之封象欤⑨?

吾于是益有以信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也。然则唐人之毁之也,据象之始也;今之诸苗之奉之也,承象之终也。斯义也,吾将以表于世。使知人之不善,虽若象焉,犹可以改;而君子之修德,及其至也,虽若象之不仁,而犹可以化之也。

注释 ①象:人名,虞舜同父异母的弟弟。

②宣尉:元明清在少数民族地区设宣慰司,在行省之下,分道以总郡县,掌管军民事务,长官为宣慰使,参用土官,以为土官最高职衔。安君:指宣慰使。

③肇(zhào):创始。禋(yīn)祀:泛指祭祀。禋:升烟以祭天。

④有鼻:古地名。有鼻在今湖南道县境内。相传虞舜曾封象于有鼻国,死后建有象祠。唐宪宗元和年间,道州刺史薛伯高以为象不配有祠,将象祠拆毁。柳宗元作有《道州毁鼻亭神记》。

⑤意:推测。干羽:即干舞和羽舞。干舞,一种武舞,舞者手执盾牌。羽舞是一种文舞,舞者手执彩羽。格:来。

⑥骜桀(ào_jié):凶暴而倔强。

⑦“克谐”三句:见《尚书·尧典》。烝烝:上进、上升的样子,今作“蒸蒸”。乂(yì):治。“瞽瞍”句:见《尚书·大禹谟》。瞽瞍(gǔ_sǒu):指舜的父亲。瞽:瞎眼。瞍:瞎子。允若:顺从。

⑧弟(tì):同“悌”,顺从兄长。

⑨卿:卿士,执政官员。《周官》:即《周礼》,相传为周公所作,主要介绍周室官制。

◇鉴赏 王守仁触怒宦官刘瑾后,历尽艰险,来到汉、苗杂居的贵州龙场。在当地,他注意团结教育苗人,所以深得苗人爱戴,本文就是其应当地苗人请求所作的一篇杂记。

众所周知,虞舜的弟弟象不仁不善,作为一个反面人物没有人愿意纪念他,唐人就曾拆毁过有鼻象祠。可灵博山仍然有许多人在恭恭敬敬地祭祀他,并将他的祠堂修茸一新。文章据此发表议论,推测象受到祭祀的原因:一是舜德深入人心,百姓爱屋及乌;二是不仁不善的象最终被舜德感化,并能任贤使能,泽加于民。最后点出文章立意:“人性之善,天下无不可化之人”,鼓励众人努力改过从善。这也就与王守仁“致良知”的思想相合无间了。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