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言文 > 板桥家书文言文翻译

板桥家书文言文翻译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75W 次

家书就是指一个远在他乡的人与家里人相互来往的信。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板桥家书文言文翻译,希望对你有帮助。

板桥家书文言文翻译

原文

余五十二岁始得一子,岂有不爱之理!然爱之必以其道,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悱恻,毋为刻急〔刻急:苛刻严峻。〕也。

平生最不喜笼中养鸟,我图娱悦,彼在囚牢,何情何理,而必屈物之性以适吾性乎!至于发系蜻蜓,线缚螃蟹,为小儿玩具,不过一时片刻便摺拉〔摺(zhé)拉:摧折、毁损。〕而死。夫天地生物,化育劬劳〔劬(qú)劳:辛勤劳苦。〕,一蚁一虫,皆本阴阳五行之气絪缊〔絪缊:这里指天地阴阳二气交互作用的状态。〕而出。上帝亦心心爱念。而万物之性人为贵,吾辈竟不能体天之心以为心,万物将何所托命乎?蛇蚖〔蚖(yuán):一种毒蛇。〕、蜈蚣、豺狼、虎豹,虫之最毒者也,然天既生之,我何得而杀之?若必欲尽杀,天地又何必生?亦惟驱之使远,避之使不相害而已。蜘蛛结网,于人何罪,或谓其夜间咒月,令人墙倾壁倒,遂击杀无遗。此等说话,出于何经何典,而遂以此残物之命,可乎哉?可乎哉?

我不在家,儿子便是你管束。要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不得以为犹子〔犹子:侄子。〕而姑〔姑:姑息。〕纵惜也。家人〔家人:指郑家的仆人。〕儿女,总是天地间一般人,当一般爱惜,不可使吾儿凌虐他。凡鱼飧〔飧(sūn):熟食品。〕果饼,宜均分散给,大家欢嬉跳跃。若吾儿坐食好物,令家人子远立而望,不得一沾唇齿;其父母见而怜之,无可如何,呼之使去,岂非割心剜肉乎!

夫读书中举中进士做官,此是小事,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可将此书读与郭嫂、饶嫂听,使二妇人知爱子之道在此不在彼也。

翻译

我五十二岁时才得到了个儿子,哪有不爱的道理。但是爱他一定要有道理,即使与他玩耍,一定让他忠诚厚道,不要急。

平生最不喜欢在笼子中养鸟,我贪图快乐,它在笼中,有什么情理,要让它屈服来适应我的性情。关于用发系住蜻蜓,用线捆住螃蟹,作为小孩的玩具,不到一会儿拉扯就死了。天生万物,父母养育子女很辛劳,一个蚂蚁,一个虫子,都是绵绵不断,繁衍出生。上天也很爱恋。然而人是万物之中最珍贵的,我们这一辈竟然不能体谅上天的用心,万物将怎么样托付给我们呢?毒蛇,蜈蚣,狼,虎豹,是最毒的,但是上天已经让它们生出来,我为什么要杀它们?如果一定要赶尽杀绝,天何必要生呢?只要把它们驱赶,让它们不要互相伤害。蜘蛛织网,和人有什么关系,有人说它在夜间诅咒月亮,让墙壁倒下,于是追杀完了。这些言论出自哪部经典之作,而作为依据残害生灵的性命,这样可以吗?可以吗?

我不在家,儿子由你管束。要必须使他忠厚的性情增长,驱除他的残忍的性情,不要以为他是我的儿子就纵容他,仆人的儿女,是一般的人,应一样爱惜,不可以让我的儿子欺负他.凡是有什么鱼,肉,熟食,饼,水果,应均匀地分给大家,让大家都高兴。如果我的儿子坐吃好东西,让仆人的子女远远的望着,不能吃,他的父母看见很心痛,没有办法,呼唤让他走开,难道不是像割心头的肉一样吗!

我读书做官是小事,第一要明白道理做个好人。可以将此信读给郭嫂、饶嫂听,让两个女人知道爱儿子的道理在这里不再她们那里。

注释

①悱恻:形容内心悲苦凄切.

②飧:晚饭。

③中举:中(Zhong)。考取,录取。举:指举人,明清两代科举。考试中,称乡试考取的人。中举:考取了举人。

④逮:赶上,达到。

5忠厚排侧:忠诚厚道,感情真挚。

6劬劳:谓劳累,劳苦。后多指父母养育子女的劳苦。

7蚖:一种毒蛇。

8凌虐:欺凌,虐待。

9选自《板桥家书》。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江苏兴化人,清朝书法家、文学家。潍县署,当时郑燮供职于此。淮县,今山东省。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10济事:能成事。

鉴赏

文选录的是郑板桥写给他堂弟的信的'一部分,从三个方面表达了他的教子思想。第一,尊师敬长。教育儿子学习和尊重老师的长处,不得随意废弃承诺老师的待遇;尊重长者,不得直呼其名。第二,平等待人。告诫儿子不可欺侮虐待仆人的孩子,要把文具、水果、点心甚至旧衣物分发施舍给贫家的学生。第三,读书明理。教育儿子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做官,而是为了明白处世做人的道理,做一个忠厚老实有益于人民的人。

郑板桥的这些教子言论,我们应该认同。因为他回答了如何做人,如何待人这个关系到每个人立足社会参与社会活动的伦理道德,说出了人们的心里话,表达了千万家长的心声,这些见解和主张在读书做官占统治地位的封建社会里,是十分难得的。他的教子之举是值得钦佩的,他晚年得子,自然疼爱有加,这也是人之常情,但对儿子却不溺爱、不迁就、不纵容,敢于放手让别人严加管理,看上去似不近人情,实际上是一剂有利孩子健康成长的良药,这也正是人们对他敬佩有加之处。

这是郑板桥的又一封家书,清晰的地表达了他的教子理念:“虽嬉戏玩耍,务令忠厚排恻”;“须长其忠厚之情,驱其残忍之性”;“第一要明理做个好人”等。这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是难能可贵的,至今仍具积极借鉴意义。

与第一书相同,语言朴素自然,恳切感人,长者风范跃然纸上。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