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诗歌 > 歌颂荷花的古诗文及赏析

歌颂荷花的古诗文及赏析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64W 次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具有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的特点。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更具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歌颂荷花的古诗文赏析,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歌颂荷花的古诗文及赏析

又到一年仲夏,正是赏荷好时节。在中国古代民间,一直有夏天邀人赏荷,秋天采莲怀人的传统。咏荷花的诗词不在少数,或赞美其君子风度,或欣赏其品格高雅,或唱和其风韵独胜,或咏颂其优美风姿......

红白莲

宋 杨万里

红白莲花开共塘,

两般颜色一般香。

恰似汉殿三千女,

半是浓妆半淡妆。

【释义】

红莲白莲挤身一处,竞艳争芳,荷风送爽,荷香扑鼻,荷花半浓半淡,犹如汉皇宫中的无数美女,她们有的浓妆重彩,有的淡妆清丽。

杨万里笔下的咏荷诗极具神韵,这首《红白莲》,将荷花描绘得极为灵动,有色有香,色和香之间妙不可言。

莲花

宋 张文潜

平池碧玉秋波莹,

绿云拥扇青摇柄。

水宫仙子斗红妆,

轻步凌波踏明镜。

【释义】

平静的池水宛如碧玉一般,泛着清盈的水波;绿叶在风中摇晃,就像摇动的扇子。水面上荷花宛如水中仙子,互相攀比着谁的妆容最美,摇曳的身姿如在明镜的水面上踏着凌波微步。

诗的前两句写荷叶如绿云摇扇,碧波荡漾;后两句写莲花如水宫仙子,轻步踏波,争红斗艳。新奇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荷叶荷花的美好形象。

荷花

清 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

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

也能遮却美人腰。

【释义】

五寸的荷叶托着娇艳的荷花,荷叶密密的贴在水面,但这并不妨碍彩舟的荡漾。直到四五月间夏风微掠,这些荷叶荷花的高度依旧能恰巧把美人的腰遮住。

这是一首题画诗,画中彩舟上的美人在没腰的荷叶荷花中穿行,构成了一幅清新艳丽的美女赏荷图。

雨中荷花

宋 杜衍

翠盖佳人临水立,

檀粉不匀香汗湿。

一阵风来碧浪翻,

真珠零落难收拾。

【释义】

荷花如佳人在如翠盖的荷叶陪伴下临水而立,花容在雨中红粉不匀香汗湿润。一阵风吹了荷叶翻转,叶上的水珠滴落下来难于收拾。

诗人用拟人手法,写出了雨中荷花的娇羞之态。

荷花

宋 王月浦

雨余无事倚栏杆,

媚水荷花粉未干。

十万琼珠天不惜,

绿盘擎出与人看。

【释义】

骤雨初歇,闲来无事,倚靠在栏杆上观赏荷花。在那柔美的池塘上,荷花满脸脂粉尚未晾干。

绿叶上沾满了雨滴,宛如玉盘上盛满了玉珠,给人观赏。

诗人用绿叶衬托出了荷花之美,抒发了对雨后荷塘美景的赞美之情。

月下看白莲

宋 杨公远

十里荷花带月看,

花和月色一般般。

只应舞彻霓裳曲,

宫女三千下广寒。

【释义】

十里白莲,花月一色,月下的白莲,如月宫里的三千宫女,跳着霓裳羽衣舞,真是美不胜收!

相较于唐代咏荷诗多有寄托,宋人更侧重于对荷花优美风姿的描绘。杨公远的《月下看白莲》,描绘出的荷塘月色,令人神往不已。

采莲曲

唐 李白

若耶溪傍采莲女,

笑摘荷花共人语。

日照新妆水底明,

风飘香袂空中举。

岸上谁家游冶郎,

三三五五映垂杨。

紫骝嘶人落花去,

风此路蹰空断肠。

【释义】

夏日的若耶溪傍,美丽的采莲女三三俩俩采莲子。

隔着荷花共人笑语,人面荷花相映红。

阳光照耀采莲女的新妆,水底也显现一片光明。

风吹起,衣袂空中举,荷香体香共飘荡。

那岸上谁家游冶郎在游荡?三三五五躺在垂杨的柳阴里。

身边的紫骝马的嘶叫隆隆,落花纷纷飞去。

见此美景,骚人踟蹰,愁肠空断。

李白诗将吴越采莲女的娇艳清纯放在荷花丛中加以表现,又用岸上游冶郎的徘徊踯躅不忍离去反衬采莲女的魅力,描绘出明艳、活泼、大方的采莲女的新形象,语言入清水芙蓉,天然雅清,毫无做作,一气呵成,展示出诗人的姿态高雅、清新脱俗。弥补了六朝以来采莲女形象的苍白与虚饰。

采莲曲

唐 王昌龄

荷花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释义】

一群采莲的少女,她们的裙子绿得像荷叶一样,红润的脸颊与盛开的荷花相映增美,人荷相杂使人难以分清,歌声由池中传来,才知道她们穿行在荷花丛中采莲呢!

这首诗像一幅美妙的采莲图画,描写了江南采莲少女的劳动生活和青春的欢乐。诗写的是采莲少女,但诗中并不正面描写,而是用荷叶与罗裙一样绿、荷花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采莲少女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古风

唐 李白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

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

秀色空绝世,馨香为谁传。

坐看飞霜满,凋此红芳年。

结根未得所,愿托华池边。

【释义】

碧绿的荷花生长在幽静的泉水边,朝阳把她们映照得鲜艳无比。清秋季节,一朵朵芙蓉从绿水中袅袅举起,茂密的圆叶笼罩着缕缕青烟。

秀丽的花容,清香的气息,绝世空前,可是谁来举荐她们呢?眼看着秋霜渐浓,秋风劲起,难免红颜凋谢。

但愿她们能在王母的瑶池里生长,时时鲜艳,永不颓色。

李白的这首诗,以荷为喻,道出了荷花的心事,也传递了诗人的心声:空有绝世的美艳,过人的才华,却无人欣赏。也表达了不甘被埋没,一定要找到一个可以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地方的志向。

赠荷花

唐 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

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

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

翠减红衰愁杀人。

【释义】

一般人总是重视花,不重视叶。花栽在金盆里,叶子却让它落地成为尘土。但荷花的红花绿叶,却配合得很好,它们长期互相照映,一直到绿叶减少,红花谢落,使人觉得无比惆怅的时候。

古人以荷花喻君子美德的很多,借荷花出淤泥而不染的特性,比喻和赞美高洁脱俗、不媚于世的卓然自主的品格。但这首诗,却咏了荷叶“任天真”的品质,借以歌颂真诚而不虚伪的美德。

拓展:回乡偶书古诗文赏析

【原文】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催。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注解】

1、鬓毛摧:两鬓的头发已经斑白。

【译文一】

少年时离乡,到老了才回家来;口音没改变,双鬓却已经斑白。

儿童们看见了,没有认识我的;他们笑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

【译文二】

我在年少时离开家乡,到了迟暮之年才回来。我的乡音虽未改变,但鬓角的毛发却越来越少。儿童们看见我,没有一个认识的。他们笑着询问:这客人是从哪里来的呀?

【译文三】

我离别家乡的时间已经很长了,回家后才感觉到家乡的人事变迁实在是太大了。只有门前那镜湖的碧水,在春风吹拂下泛起一圈一圈的波纹,还和五十多年前一模一样。

【赏析】

这是一首久客异乡、缅怀故里的感怀诗。写于初来乍到之时,抒写久客伤老之情。在第一、二句中,诗人置身于故乡熟悉而又陌生的环境之中,一路迤逦行来,心情颇不平静:当年离家,风华正茂;今日返归,鬓毛疏落,不禁感慨系之。首句用“少小离家”与“老大回”的句中自对,概括写出数十年久客他乡的事实,暗寓自伤“老大”之情。次句以“鬓毛衰”顶承上句,具体写出自己的“老大”之态,并以不变的“乡音”映衬变化了的“鬓毛”,言下大有“我不忘故乡,故乡可还认得我吗”之意,从而为唤起下两句儿童不相识而发问作好铺垫。

三四句从充满感慨的一幅自画像,转而为富于戏剧性的儿童笑问的场面。“笑问客从何处来”,在儿童,这只是淡淡的一问,言尽而意止;在诗人,却成了重重的一击,引出了他的无穷感慨,自己的老迈衰颓与反主为宾的悲哀,尽都包含在这看似平淡的一问中了。全诗就在这有问无答处悄然作结,而弦外之音却如空谷传响,哀婉备至,久久不绝。

就全诗来看,一二句尚属平平,三四句却似峰回路转,别有境界。后两句的妙处在于背面敷粉,了无痕迹:虽写哀情,却借欢乐场面表现;虽为写己,却从儿童一面翻出。而所写儿童问话的场面又极富于生活的情趣,即使读者不为诗人久客伤老之情所感染,也不能不被这一饶有趣味的生活场景所打动。

【谢新恩】

《谢新恩》出自南唐国君李煜。这首诗可能是悼亡之作,表现了对大周后的怀思之情,悲切缠绵。一共五部。

【原文】

冉冉秋光留不住,满阶红叶暮。

又是过重阳,台榭登临处,茱萸香坠。

紫菊气,飘庭户,晚烟笼细雨。

雍雍新雁咽寒声,愁恨年年长相似。

【赏析】

这首词从重阳习俗写作者的秋愁。词的上片和下片浑然一体,确实不好明确分开。词的开头二句先写“秋光留不住”,首先就为全词定下了悲愁叹惋的基调。作者在词里的景物描写很充分,从“红叶”满阶到“重阳”登高,既有“茱萸香坠”,也有“紫菊气飘”,时看“晚烟笼细雨”,时闻“新雁咽寒声”。这些景物描写,虽然也有些许欢乐热闹的,如重阳登高,佩茱萸以驱邪等,但更多的却是“红叶”、“晚烟”、“细雨”、“新雁”等引人怅恨的凄冷景象,再加上作者有意点染的“暮”、“咽”等情状,一幅晚秋的悲凉气氛便笼罩了全篇,也十分自然地引出“愁恨年年长相似”的哀叹和感慨。

“愁恨”是悲秋的内容,但是在这首词里,它的表现更为自然婉致。李煜词多有以情见景的写法,但这首词他用的却是以景见情的方式。整首词大部分都是在写景,都是在营造氛围,只是到了最后才点明主旨。这种写法铺垫充分、自然流畅,如大浪远来,初见微澜,至岸方崩石裂云,有石破天惊之感,这种笔法在写景抒情时当为借鉴。但是在这首词中,李煜仍不免有以情见景之嫌,所以整词情调不明快,悲愁感伤的气氛稍浓。

《浣溪沙》的古诗文翻译及赏析

徐门石潭谢雨,道上作五首。潭在城东二十里,常与泗水增减,清浊相应。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衣巾在风中簌簌作响,枣花随风飘落。村子的南北头响起剿车的支呀声,是衣着朴素的农民在卖黄瓜路途遥远。

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谩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酒意上心头,昏昏然只想小憩一番。艳阳高照,无奈口渴难忍。于是敲开一家村民的屋门,问可否给碗茶?

【注释】

[1]徐门:即徐州。谢雨,雨后谢神。

[2]簌簌:花落貌,一作蔌蔌,音义皆同。

[3]缲车(sāo骚),抽思之具。缲,通缫。

[4]牛衣:编草使暖,以披牛体,盖蓑衣之类也。

[5]谩思茶:很想喝茶。谩,泛,满,一作漫。

【赏析】

本篇写的是作者谢雨途中的感受。上片写景,下片抒情。需要指出的是,这首词中所写的景,并不是一般情况下通过视觉形象构成的统一的画面,而是通过传入耳鼓的各种不同的音响在诗人意识的屏幕上折射出的一组联续不断的影象。现在,不妨让我们跟随作者的意识活动来体验一下这首词的构思过程。

作者在谢雨道上,经过长途跋涉,加之酒意未消,日高人困,不免有些倦意。突然,籁籁之声传来耳际,并好象有什么东西打在身上和头巾上。这时,他才意识到:这是枣花落在身上。接着,耳边又传来吱吱呀呀的声响,越往前走,这响声便越浓,从南,从北,从四面八方传来,不用看也不用问,这是作者熟悉的缫车的响声。从响声中,作者意识到,他已进入村中了。这时,突然一阵叫卖声传入耳鼓,定睛一看,原来是一位披着牛衣的农民坐在古老的柳树荫中,面前摆着一堆黄瓜。些少三句,农村的季节特点,村中的劳动生活以及农村的贫困面貌,均不同程度地有所接触并形象地折射出来。

下片写作者的感受和意识活动。酒困路长惟欲睡是对上片的补充。在结构上,这一句又是倒叙,它说明前三句之所以从听觉方面来写,主要是因为酒意未消,路途遥远,人体困乏,故而写下来的只不过是睡眼朦胧中听来的片断,并非是视觉构成的完整统一的画面。日高人渴两句,虽然写的是由于口渴而急于到农民家里觅水的意识活动,但同时也反映了作者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看来,苏轼似乎并没有多少太守的架子,他跟农民的距离并不太远。读这样的词,会使人感到真实、亲切,可以嗅到当时农村生活的气息。这首词与前首有所不同,它主要写作者路途中的片断感受,其重点并不在于要反映农村的贫困面貌。由于灾后得雨,旱象解除,作者的喜悦之情较前首也浓厚得多了。

这首词注重词句的锤炼而又不露痕迹。例如簌簌,有的评论家认为这两字放在句首是句法倒装,其实,作者的目的在于强调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响,并合乎平仄的要求,而不是在写下落的形态。正因这两字放在句首,才说明作者是从簌簌声中得知枣花落在身上的。此外,落、响、漫、敲等字也均用得灵便而贴切。

《浣溪沙》这首词是苏轼43岁(1078)在徐州任太守时所作。那年春天,徐州发生了严重旱灾,作为地方官的苏轼曾率众到城东二十里的石潭求雨。得雨后,他又与百姓同赴石潭谢雨。这组词就是在赴徐门石潭谢雨路上写成的。

簌簌衣巾落枣花从枣花落到衣巾上的声音开端,反映了一位关心人民生活的太守对雨后农村新景象的喜悦之情。枣花落在衣巾上的声音是轻微的,但在作者的耳里却是那么真切。村南村北概括缲车声,说明作者听得多么认真,多么细心,多么兴奋。牛衣古柳,作者换一个角度来写他对蔬菜丰收的喜悦心情。三句话,三个画面,似乎东鳞西爪,毫无联系。可是用谢雨的路上这条线串起来,就让人感到这幅连环画具有很强的立体感。这一组画面,不仅色彩美,而且有音乐美。无论是簌簌的落花声,嗡嗡的缲车声,还是瓜农的叫卖声,都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生动地展现出农村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上片写的是农村生产劳动的繁忙景象,下片转入写谢雨途中行路的艰辛。走了一村又一村,这时已是日高天热,人也走得口干舌燥,加上酒困,睡意也上来了,不由得想起以茶解渴,以茶提神。试问一词用得十分讲究,既写出了作者满怀希望想讨杯茶解渴的心情,又担心农忙季节,农家无人,自己不便贸然而入的心情。信笔写来,不事雕琢,但却栩栩如生,刻画出一位谦和平易近人的知州形象,将一位太守与普通农民的关系写得亲切自然。全词有景有人,有形有声有色,乡土气息浓郁,为宋词题材开拓了新的天地。

敲门试问野人家,词到这里就戛然而止了。词人敲门的结果怎样呢?喝到茶没有?农民是怎样招待他的呢?词中未作一个字的交代,留给读者去想像,更是余味无穷。这就是古典诗词中所讲究的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浣溪沙》词中有簌簌衣巾落枣花一句,实为枣花簌簌落衣巾的倒文;杜甫《秋兴》一诗中有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原意为:鹦鹉啄余香稻粒,凤凰栖老碧梧枝。主宾倒置的同时,宾语香稻粒、碧梧枝还被拆开分属主宾位置。对于古典诗歌诗句的倒置,清人洪亮吉说:诗家例用倒句法,方觉奇峭生动。

此词为作者徐州写的五首《浣溪沙》中的一首,描述他乡间的见闻和感受。作品艺术上颇具匠心,词中从农村习见的典型事物入手,意趣盎然地表现了淳厚的乡村风味。清新朴实,明白如话,生动真切,栩栩传神,是此词的显著特色。

上片写景,也写人,并点出季节,生动地勾勒出初夏时节农村生活的画面:作者从枣树下走过,枣花簌簌地落了他一身,这时候,他耳边听到了村子里从南到北传来一片片缫丝车缫丝的声音,又看到古老的柳树底下有一个穿牛衣的农民正叫卖黄瓜。作者抓住富有季节性特征的一些事物,有声有色地渲染出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

下片记事,转写作者村外旅行中的感受和活动。

接下来一句写作者骄阳下口干舌燥的感受。结尾一句,写作者以谦和的态度向村野百姓求茶,一则显示出词人热爱乡村、平易朴实的情怀,二则暗示了乡间民风的淳厚。

这首词既画出了初夏乡间生活的逼真画面,又记下了作者路途的经历和感受,为北宋词的社会内容开辟了新天地。

苏轼在徐州做知州时写了五首《浣溪纱》,记述了作者的村野见闻和感受。此其四。

首句写景兼写人,同时又点明了时令。簌簌,像声词,描摹枣花飘落时发出的细微的声音。枣树是北方常见的果树,多种植在场圃旁或者是村庄的田间地头。因为其经济价值较高又不大影响庄稼的生长,故深得农民的喜爱。每至初夏,麦子将熟的季节,那稠密的黄色的小花便挂满了枝头。微风拂动,小小的枣花纷纷而下。大概作者正行至在枣树下,那清香四溢的小花便洒满他的衣襟。作者从寻常的枣花落笔,渲染出了浓厚的农村生活气息。次句 村南村北响缫车写所闻。蚕事已毕,茧子丰收,村妇们开始忙碌起来了。它们要趁紧张的麦收来临之前,赶忙把茧子缫成丝,来换回生产、生活的用品以备麦收之用。怪不得走到那里,都能听到此起彼伏的缫车声呢!紧接着下句牛衣古柳卖黄瓜是写所见。牛衣泛指用粗麻织成的衣服。作者徜徉在枣树下,抬眼望去,就在道口那棵六书下,一位身着粗麻衣服的农人正在叫卖刚上市的黄瓜呢!枣花簌簌,缫车声声,再加上叫卖黄瓜的吆喝声,这是一首多么悠扬的田家音乐啊!

如果说词的上片是通过作者伫立村头,谛听静观,拍摄下了农村日常生活的一个侧面,展现了蚕事、瓜果丰收后的繁忙景象的话,下片则记述了村外旅行中的一件生活小事,从中可见作者平易近人的作风。年过半百的他大概是走路累了,又喝了几杯酒的缘故吧!在初夏暖暖的阳光里,觉得意倦口渴了,很想喝碗清茶。于是就敲门试问野人家。野人家指村野的一户人家。敲门试问有一点探询之意,是想打听一下老乡家有没有清茶,并不是要求人家必须得提供。这一举动充分表明苏轼是以一个普通过路人的身份出现在老百姓的面前的。他不愿意惊扰百姓,更不愿意摆老爷的官架子。作为州官的他,向老百姓求茶喝,态度如此之谦和,这在当时是难能可贵的。

五代北宋文人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极其少见,苏轼在徐州做知州期间作《浣溪纱》五首,描绘了农村的生产生活情景,以及各式各样的农村人物,为北宋词的内容开辟了新天地。

这首词记述了词人在村郊的见闻和经历,似乎信手拈来,但是在构思和语言上都颇具匠心。词中的枣花、缫车、牛衣、古柳都是农村常见的典型事物。卖瓜人、野人家更具有乡土风情。问农户敲门求茶,尤具农村淳朴的风俗。清新朴实,明白如话,是该词最为显著的艺术风格。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