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籍 > 邹忌修原文及翻译

邹忌修原文及翻译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6.15K 次

《邹忌讽齐王纳谏》出自《战国策·齐策一》,讲述了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的故事。为大家分享邹忌修原文翻译,欢迎阅读!

邹忌修原文及翻译

  「原文」

邹忌修八尺有余,身体昳丽。朝服衣冠窥镜,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公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客曰:“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议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及,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文」

邹忌身高八尺多,神采焕发而容貌俊美。一日早晨,他穿戴打扮,看着镜子,问他的妻子:“你看我跟城北的徐公比,哪个更俊美?”他妻子说:“您俊美得很,徐公怎么能赶得上您呢?”城北的徐公,是齐国出名的美男子,邹忌不大自信,又去问他的妾:“我和徐公哪个更俊美?”妾说:“徐公哪里比得上您呢?”第二天,有位客人来家中拜访,邹忌跟他坐着闲谈,他又问:“我和徐公哪个更俊美?”客人说:“徐公比不上您。”

第二天,徐公来到邹忌家,邹忌细细打量他,自以为不及徐公美,拿起镜子来仔细端详,更觉得远不如人。晚上他躺在床上细细思量,领悟到:“我的妻子说我俊美,是因为偏爱我;侍妾说我俊美,是因为畏惧我;客人说我俊美,是因为有求于我啊!”

于是邹忌入朝参见威王,对他说:“臣确实晓得比不上徐公俊美,可是臣的妻子偏袒臣,侍妾害怕臣,客人欲有求于臣,异口同声说臣比徐公俊美。如今齐地纵横千里,有一百二十个城邑,宫中妃嫔、左右近臣,没有不偏私于大王的,朝中大臣没有不畏惧大王的,齐国上下没有不求于大王的,可见,大王实在被蒙蔽的厉害!”齐威王称赞:“您说得对。”

于是发出诏令:“凡官民人等,能当面指责寡人过失的,受上赏;能上书劝谏寡人的,受中赏;能在大庭广众之下批评朝政,只要为寡人所闻,受下赏。”诏令刚刚颁布时,大臣们都来进谏,朝堂门庭若市。过了几个月,时不时还有谏言上奏。一年之后,人们即使想进言,也没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四国听到这件事,都来齐国朝见。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得胜于邻国在于自己国家的内政修明、政治正义”啊!

阅读练习

1、这节写什么?(邹忌比美)可分几层?((一)问美(二)比美(三)思美)

2、妻、妾、客回答时语气有何不同?(妻:肯定判断句,反诘句,热情赞扬;妾:鹦鹉学舌,地位低微,拘谨,害怕; 客:逢迎应酬)

3、从孰视、窥镜可以看出邹忌什么特点?(明智、精细)

4、从邹忌领悟缘由说明他的什么特点?( 善于推理)

4、文题是讽谏齐王,但这段没有写讽谏的事,是否离题?(这是讽谏的缘由。邹忌正是以此为基础,通过比喻的方法讽谏齐王的。不离题。)

2节:

1、这节写什么?(邹忌讽谏)

2、邹忌讽谏用的是比喻手法,从逻辑的角度看,是类比推理。无论比喻还是类比推理,两者都要有相似之处。我们来看相似之处在哪里?

——妻——私——宫妇左右——

邹 ——妾——畏——朝廷之臣—— 齐

忌 ——客——求——四境之内—— 王

—————蔽————————

(不同的是对象,而私、畏、求、蔽是相同的。)

3、邹忌和徐公比美,妻妾客回答,第1节写了200字,2节邹忌谈这些内容用了30多个字,为什么?(读者已经知道了这件事,没必要再详细重复一遍了。这是作者详略安排得当。)

3、4节:

1、这两节写什么?(讽谏结果)

2、讽谏结果如何?(齐王纳谏行“三赏”,朝廷内外“三时”出现“三变”,使得“四国朝齐”。)

3、讽谏结果与讽谏过程比较起来,详略如何?(结果略写。因本文主要是写邹忌的讽谏艺术,结果不需要写得详细。但要写,说明讽谏得正确。)

积极意义:文中的“纳谏除蔽”这种见解在当时有积极意义,虽然邹忌讽谏与齐王纳谏都是为巩固封建统治,但在客观上有利于人民,有利于社会进步。

写作特点:

1.设喻手法:设喻精妙,比喻切当。

2.详略处理:该详的地方定要泼墨如水,该略的地方要惜墨如金。

3.人物语言个性化:三问三答。

4、三叠法:本文写了三问、三答、三赏、三时、三变,为什么都是三呢?《三国演义》有“三顾茅庐”、“三气周瑜”,《水浒》有“三打祝家庄”,《西游记》有“三打白骨精”,戏剧有《三上轿》,《包公三勘蝴蝶梦》,为什么都是三?这跟读者心理有关。少了不过瘾,多了就烦了。所以写相声要三翻四抖。魏巍的《谁是最可爱的人》,原来写了二十多个例子,后来减到五个,再后来减到三个,就不再减了,也是这个道理。如果写历史,多,不便于删削,怎么办呢?详写三个,其他略写。如“六出祁山”、“七擒孟获”。

六人分别朗读:邹忌、妻、妾、客、齐王以及旁白。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