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摘抄 > 请注意表达-短文摘抄

请注意表达-短文摘抄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37W 次

常有这样的情形,政策法规甫一出台,事情刚一开始,就从报纸、电台上看到或听到“全体支持”、“万民赞同”、“一致拥护”等类的说辞。我就纳闷,这写文章的人是怎么立马就知道“全体”、“万民”的“一致”的意见的呢?是通过问卷调查统计出的,还是通过开万民大会举手表决得出的?即使问卷调查,也只能算是抽样,不能说是“全体”和“万民”,更何况结果也难达到“一致”;而能参会的也只能是领导或代表,也绝不可能是“全体”、“万民”,怕是连“广大”都难达到。我是一堂堂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理应是“万民”之一员、“全体”之一份,而我就很少接受过问卷调查,更少参加过表决大会。即使偶尔接受调查、询问,投的也不尽是赞成、同意票,在某种程度上,还多是持质疑的态度。问问周围熟识的人和远在外地他乡的亲戚朋友,其情形大致和我差不多。假如就“你是否接受过对某事(当然是所谓的“全体支持”和“万民赞同”、的事)的问卷调查或参会表决“的问题做个问卷调查,结果肯定是答“未”和“否”的多,且是绝对的多。

请注意表达-短文摘抄

从对某项具体的政策法规或具体的事理来看,得到“赞同”、“拥护”和“支持”的肯定有,肯定还不在少数,但距“全体”、“万民”总会是有些距离的;持“怀疑”、“否定”甚至“反对”的也肯定会有,有时也还肯定不在少数。世界是五彩缤纷的,人的价值取向也是多元的。在现代社会,只有没有政策法规和不干事的政党、政府是“全体”反对、“万民”背弃的。要制定政策法规、要干事,就会有正有误、有成有败,就会触犯一部分人的利益,于是也就难得到“全体”、“万民”的“一致”的“赞同”、“拥护”和“支持”的。

再从政策法规和干事的初端来看,作为涉规涉事的“全体”、“万民”而言,也有个拭目以待、实践检验的过程。不经三个霉天、三个伏天的木质的涨缩,怎能说木桶质量的优劣、木匠手艺的好孬?那些要急着表态的,也怕是少数沉不住气或是有某种需求的人,而绝非“全体”和“万民”的“一致”的意见。

如从以往的事实来看,被事前说成是得到“全体”、“万民”的“一致”的“赞同”、“拥护”和“支持”的政策法规,经实践检验后,名实相符的固然不少,但名实不符甚至名实相反的也很多。不用笔者赘言,大家都能说出一些例证。

那么,“全体支持”、“万民赞同”、“一致拥护”之类的说辞何其多、何其长久呢?笔误说肯定是站不住脚的,因为能在报上撰文、台上演讲的,说都是精英有夸饰之嫌,但都受到一定的教育和训练应是事实,起码不似我等草民的随意的胡诌乱说。于是我想,怀着美好愿景寄予过高期望而急于言说的有之,而出于某种目的而迎奉甚至献媚讨好的肯定也有,至少于在编者能完成任务,不在编者能赚取稿费——尽管很少,但聊胜于无。但不管是出于那种心理,强造民意至小会产生误传、误导,不利于政策法规的实施和检验。对上,肯定是得不到党和政府的真正认可的,因为“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是我党一贯奉行的原则,“说真话实话、真实地反映民意”是新一届领导集体大力倡导的;对下,有违民意、有失民心;于己也遭良心谴责。至少我是这样认为的。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