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文言文 > 懒妇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懒妇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42W 次

懒妇,懈怠倦惰之女子。比喻很懒的女子。以下是“懒妇文言文翻译及答案”希望能够帮助的到您!

懒妇文言文翻译及答案

原文

曩有一妇人至懒,日用饮食皆仰丈夫操作。其惟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而已。一日,夫将远行,五日方回,恐其懒作挨饿,乃烙一大饼,中孔,套其项上,为五日之需,乃放心出门而去。及夫归,已饿死三日矣。丈夫骇,诣房一觇,项上饼惟前近口一缺,其余则依然未动也。

译文

从前有个妇人极懒,平时吃饭都依靠丈夫劳作,她只知道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罢了。一天,丈夫要远行,五天后才能回来,担心她太懒不做饭挨饿,就烙了一张大饼,中间挖了个洞套在妇人脖子上,够吃五天的,于是放心出门走了。等丈夫回到家,妇人已饿死三天了。丈夫很惊讶,到房间一看,套在妇人脖子上的面饼只吃了嘴前面的一块,其他的依旧原样没动。

注释

曩:从前。

至:极。

仰:依靠。

惟:只。

夫:丈夫。

项:脖子。

诣:到。

觇(chān):看。

定义

嬾妇,即懒妇,懈怠倦惰之女子。嬾,本字;懒,后起字。反义字:勤。

出自

三国吴陆机 《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蟋蟀在堂》:蟋蟀,一名蛬(音蛩),一名蜻蛚(音列), 楚 人谓之王孙, 幽州 人谓之趣织(即促织),督促之言也。里(音俚)语曰:“趣织鸣,嬾妇惊’是也。

晋崔豹 《古今注·鱼虫》:“蟋蟀,一名吟蛩,秋初生,得寒则鸣。一云 济南 呼为懒妇。”

蟋蟀,秋初而生,遇寒而鸣,促妇人织布备冬衣也,故曰”促织“。懒妇闻蟋蟀之声,寤尚无织布,未备寒衣,故惊。后以“嬾妇(懒妇)”为蟋蟀的别名。晋崔豹《古今注·鱼虫》:“蟋蟀,一名吟蛩,秋初生,得寒则鸣。一云 济南 呼为懒妇。” 宋 杨万里《张功父索余近诗余以二集示之蒙题七字》诗:“自笑唫秋如嬾妇,可能击鼓和 冯夷 。”原注:“蟋蟀也,见《古今注》。”一本作“ 懒妇 ”。

兽名。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志兽》:“嬾妇,如山猪而小,喜食禾,田夫以机轴织絍之器挂田所,则不复近。”

懒妇古文赏析

这种对于懒惰恶习的执着,可以说绝对叹为观止。 由《懒妇》所想到的 近日翻阅《笑林广语》,看到这样一则笑话:一妇人极懒,日用饮食,皆由丈夫操作,她只知衣来抻手,饭来张口。

一日,夫将远行,恐其懒作挨饿,乃烙一大饼套其脖上,为五日之需,方放心出门而去。及夫归,妇人已饿死三日矣。

夫大骇,进房一看,脖上饼只将面前近口之处吃了一块,余者依然未动。这笑话显然太夸张了点,现实生活中,如此懒而蠢的妇人恐怕也难以找到。

无独有偶。据一篇文章介绍:某学校是全国闻名的重点学校,以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而著称。

可有一位三年级的学生,每天晚上都由母亲半夜起床为他“把尿”;到了十一岁还不会穿衣戴帽。有位四年级学生,每天中午除了别的饭菜之外,还要带个鸡蛋,都是由父母负责剥好装进饭盒。

偶尔一次,鸡蛋没有剥壳,这孩子可犯难了,左看又看,无从下手,只好带回家了。母亲问其为何不吃,他反而怪是母亲的不是,并说:“没有缝,我怎么吃?”咋看似荒唐,细瞧非少见。

我有一同事,有一宝贝女儿,年芳十八有余,就读于本市一所高专,她平时工作较忙,但每逢周末都要匆匆赶往女儿的居所为其洗衣晾晒。我问为何这般,她竟然回答说:“趁女儿还在身边,为她多做点心甘情愿,待日后嫁出去了,想为其做些都没机会了。”

令我震惊! 由此,使我想起一句现代经典词来:过去的孩子,不听父母的话,今天没饭给你吃;现在的孩子,父母不听的话,我今天就不吃饭。有些为人父母者,早已不是“府首甘为孺子牛”了,而是“府首甘为子女奴”。

对子女百依百顺,从头到脚,吃喝拉撤睡,全部承包。结果娇惯得子女就象《懒妇》中那位懒妇一样,只知“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自理能力似乎为零。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位为人父母的心愿。作父母的为子女提供一定的生活帮助固然应该,但一味地“全托”,不仅惯懒了孩子,还带坏了下一代。

正所谓“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幼不学,老何为”。且不管孩子的天资有多么聪颖,智商有多么高,学习成绩有多么好,如果连起码适应生活环境和自然环境的生存能力都不注备,想成为“龙凤”,干出一番大事业,恐怕是不大可能的。

到那时,不验证苏东坡的“人皆养子望聪明,我被聪明害一生”才怪。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