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唐诗 > 高适别董大古诗赏析

高适别董大古诗赏析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55W 次

离别是诗,离别是歌,离别总是情!

高适别董大古诗赏析

  别董大

唐 高适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注释

1.董大:唐玄宗时著名的琴客董庭兰。在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

2.曛:昏暗。

3.君:指的是董大。

  翻译

一望无边的昏黄-阴-云笼罩着昏暗的天地,连太阳也显得昏黄暗淡,失去了光芒。只有一群群叫声凄婉的大雁,在北风劲吹、大雪纷飞的秋冬之际匆匆南迁。此去不要担心遇不到知己,天下之人谁会不赏识像你这样优秀的人呢?

  赏析

高适是盛唐时期一位杰出诗人,生于公元702年,比李白小一岁。他早年不得志,二十岁时,胸怀壮志,雄心勃勃,自以为“举头望君门,屈指取公卿”,曾西游长安,希望谋取一官半职,然而现实却给他重重地泼了一瓢冷水。于是他北赴蓟门,漫游燕赵,以寻求立功报国的机会,结果仍然没有找到出路。后来,他长期漫游梁宋,曾与李白、杜甫一道在汴京一带饮酒赋诗,消磨时光,直到四十多岁时还是一个过着流浪生活的布衣。公元749年,已是四十七岁的高适,终于经睢阳太守张九皋的举荐,中有道科,才获取了一个仕进的机会。高适按捺不住内心的狂喜,冒着三伏炎热,自梁宋赶到长安仅用了十天。而他得到的仅仅是封丘县尉这样一个卑微的官职。本想着可“屈指取公卿”,结果却是一名小县尉,心理的落差使他格外痛苦。更加上这样的官职“拜迎长官心欲碎,鞭挞黎庶令人悲”,不久便辞官而去。他真正的得志,是在五十二岁以后,曾任侍御史、谏议大夫、刺史、节度使、刑部侍郎、散骑常侍等职,并两度出塞,为国建功立业,被封为渤海县侯。《别董大》共两首,这是其一,是高适在游梁宋期间写的送别诗。

题目中的董大,在董氏家族兄弟中排行第一,故称董大。董大,即唐代著名琴师董庭兰。董庭兰是吏部尚书房琯的门客,深得房琯的宠信。747年春,房琯遭贬谪,董庭兰受牵连而离开长安。这年冬天,高适与董庭兰分别十余年后又在梁宋一带的睢阳再度相见。可是二人在短暂的重逢后又要离别时,高适怀着依依惜别之情,挥笔写下了这组传唱千古的诗篇。盛唐时盛行胡乐,从盛唐诗人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胡琴琵琶与羌笛”、王昌龄的《从军行》中的“更吹羌笛关山月”、王之涣《凉州词》中的“羌笛何须怨杨柳”等诗句中便可看出。而董庭兰所擅长的不仅仅是胡乐,并且对七弦琴也非常精通。唐代崔珏曾赋诗赞美董庭兰:“七条弦上五音寒,此艺知音自古难。惟有河南房次律(房琯,字次律,河南缑氏人),始终怜得董庭兰。”高适到处浪游,常处于贫贱的境遇之中。此时在漫游中能听到像董庭兰这样的音乐名家演奏名曲,同时又是与老朋友久别重逢,当然是欢喜不尽。

这组诗共有两首,第二首这样写道:“六翮飘飖私自怜,一离京洛十余年。丈夫贫贱应未足,今日相逢无酒钱。”这一首可作第一首的背景材料。限于篇幅,在此只欣赏第一首。

第一首诗开篇布景,使人感到突兀不平,气势宏大。诗人一笔裁下千里黄云,只手摘取白日一轮。如椽之笔一挥,立见北风萧萧,寒气森森,雁阵排空,白雪纷纷。诗人揽起,尽将其置入自己的诗作,营造出无比辽阔的意境。“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曛,指日光昏暗。这两句诗写得十分巧妙,从极短的十四个字中,透露出了许多信息。既写了空间,又写了时间。写空间是明写,写时间是暗写。千里黄云,是作者的想象。一个人就凭其目力所及,向远处眺望,莫说千里,就是百里,恐怕也难达到。但是诗人有办法。他不但用眼,而且用心。心有千里眼,胸藏万里天。写空间主要是通过写黄云的长度与宽度;写时间时通过写风的方向、大雁经过中原的晚秋时节以及大雪纷飞的季

节来实现。诗中没有一字提到时间,但对于稍有一些生活常识的人来说却处处都能感受到。大雁,在中原地区只有春秋两个季节才能见到。春天大雁向北飞,秋天向南飞,来回都途经中原。春天,一般刮东风,如果遇倒春寒下雪时,大雁一般都不会从南方飞往北方。开始刮北风时,时令将欲由秋天转为冬天。开始下大雪时,在正常年月里大雁都已经飞到南方越冬了。而现在还有大雁在空中飞翔,说明这年大雪来得特别早,大雁还没有完全飞往南方,就已经是风云突变、大雪满天了。这两句诗意境相互渗透。在描写中虽然有先后顺序,但在逻辑上却互为因果关系。千里黄云虽描写在前,是因为由北风吹动,白日曛是因为千里黄云遮盖,大雪纷纷是因为黄云在上,候鸟大雁南飞是因为北风频吹而气候变冷。两句诗调动五种意象。所描写的侧重点却不相同。第一句侧重于静态描写,写了三种颜色。黄和白是一般描写,曛是突出描写。昏暗由白转化而成,太阳(白日)由白转化为昏暗是由于黄云所致。用千里形容云说明黄云之广。同时,这里的白日,也可以解释为白天。诗人站在辽阔的豫东平原,所描写的事物何止万千,为何偏偏抓住这几种?因为这几种事物最具有典型性,最能代表秋末冬初的特点。写入诗中的事物都具有诗人的主观因素,都寄托了诗人的情感。这些寄托了诗人情感的物象就变成了意象。诗人在创造意境遴选意象时都要经过千挑万选后才用到诗中。将这些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象的境界就成了诗的意境。在这两句诗中,诗人通过浓重的黄云、昏暗的白日、凄厉的北风、哀鸣的鸿雁、纷飞的大雪这些意象,为读者勾画了一幅秋末冬初的广阔画面,营造了一种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的氛围,仿佛特意为高适送别预设一个特别场面。这就为下一步的抒情垫实了基础。如不在此用尽气力,就不能见到由描景转向下文抒情的巧妙,也不能体会到诗人的用心之良苦。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这两句绾紧上文,写尽对朋友的劝慰之情。古代文人的追求,无非功名利禄。十年寒窗无人问,一朝成名天下知。求名,在古代文人眼里,比建功立业更加看重。“天下谁人不识君”,一语道尽了千古文人的理想与追求。这两句是对老朋友的安慰以消除其心中的顾虑。莫要担心遇不见知音,你的琴技是如此精妙,你的地位是如此崇高,你的声名令人听起来如雷贯耳,还能有谁不认识你呢?一个人的成名,不是你认识多少人,而是有多少人认识你。

欣赏到这里,似乎已经感到了这首诗写得如此精美,如此到位,并且充满了无穷的魅力。但是,我们若就此打住,觉得大功已经告成,似乎还有些可惜,还有些浅薄,还没有真正进入诗人为我们精心设置的妙境。

德国诗人歌德说过:“优秀的作品无论你怎样探测它,都是探不到底的。”法国象征主义诗人马拉美认为:“诗永远应当是一个谜”;又说:“诗写出来原是叫人一点一点地去猜想”。这和我国古代学者所说的“诗无达诂”基本是一致的。那么这首诗的机关又藏在哪里呢?

中国古代的诗歌艺术博大精深,许多诗人将多种表达技巧都运用得天衣无缝,炉火纯青。为了更进一步欣赏高适这首诗的绝妙,我们先撇开这首诗,来见识见识唐人诗篇的高妙。朱庆馀在唐代算不上什么大家,可他的《闺意》写得却十分含蓄:“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从诗面来看,《闺意》是一首描写新婚夫妇闺房乐趣的作品:喜庆的新婚之夜,洞房红烛高照。新娘起早精心妆扮,欲到堂上拜见公婆。梳妆完毕,她羞答答地低声问丈夫:“我画的眉毛可是现在的流行式样?”只二十八字,生动地活画出新嫁娘羞涩忸怩、谨小慎微、自矜妩媚的神态,堪称佳作。如果我们欣赏此诗仅止于此,就没有真正读懂,或者说有点浅尝辄止,其深层的意蕴被忽略了,这正像我们到一家著名餐馆去品尝美味,服务员端上一笼精美的三鲜馅儿包子,我们只把包子皮一啃,然后抹嘴走人。然而这首诗的深层意蕴却在另一个题为《近试上张水部》中稍能窥见到一些眉目。原来诗人朱庆馀临近大考,手持诗文找到朝中官员张籍,想让他评评自己的作品能达到什么水平,看能否向有关人员推荐一下。张籍看到朱庆馀的诗后,大为赞赏,遂挥笔写下《酬朱庆馀》:“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你有诗来,我有诗往。你问得巧,我答得妙。若是直问直答,张大人,您看俺这诗写得如何?不错不错!简洁倒是简洁,却有失诗人雅致,何来这诗坛佳话一席?

同是张籍,写起诗来,那真叫人为之喝彩。他的名篇《节妇吟》写道:“君知妾有夫, 赠妾双明珠。感君缠绵意, 系在红罗襦。妾家高楼连苑起, 良人执戟明光里。知君用心如日月, 事夫誓拟同生死。还君明珠双泪垂, 恨不相逢未嫁时。”节妇:能守住节操的妇女,特别是对丈夫忠贞的妻子。读这首诗,或许有人还真以为是一名节妇信誓旦旦地表白自己对丈夫的忠贞呢!如果不是另一版本标题下有“寄东平李司空师道”的字样,这首诗还真的容易被人误解。其实诗的真正意思是张籍为了拒绝大军阀李师道的拉拢,以表达誓死效忠皇帝的决心,用夫妻关系来比喻君臣关系。这是一首具有双层面内涵的诗。在文字层面上,它描写的是一个忠于丈夫的妻子,经过一番思想斗争后终于拒绝了一名多情男子的追求,守住了妇道;在喻义的层面上,它表达了作者忠于朝廷、不被藩镇高官拉拢、收买的决心。

诗词中,读者经常会遇到双层面内涵甚至多层面内涵的作品。所以清代袁枚说:“诗含两层意,不求其佳其自佳。”然而问题是,高适的《别董大》是否还有别的解释?他笔下的景色“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是真的还是假的?也就是说诗人在写这首送别诗时这些景色是天上的客观存在,还是高适为送别特设的一种虚化的景象,或者说是一种情思化的想象?何以见得?再一次让我们撇开现在的话题,继续延伸我们的思维。先读几段唐诗:“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幽咽泉流水下滩。水泉冷涩弦凝绝,凝绝不通声暂歇。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曲终收拨当心画,四弦一声如裂帛。”“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昵昵儿女语,恩怨相尔汝。划然变轩昂,勇士赴敌场。浮云柳絮无根蒂,天地阔远随飞扬。喧啾百鸟群,忽见孤凤凰。跻攀分寸不可上,失势一落千丈强。”诗中所描绘的事物一个比一个生动形象,真耶假耶,实难辨认。若非在诗题中标出或在语境中提示,读者无不认为这的确是诗人在描绘眼前的实物真人。其实,这都是大诗人白居易、李贺、韩愈在绘声绘色地描绘音乐。一个是写弹琵琶,一个是写弹箜篌,一个是写弹琴。

看了这些诗句,再回过头来读高适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就会有另一种感觉:这或许就是诗人为了烘托送别气氛而调动想象力为诗歌虚设的情景。当然这种情景就是董大在弹琴时所描绘的意境。何以见得?有诗为证。和高适、董庭兰、房琯同时代的李颀就有两首描写音乐的诗,用大自然的音响和形象表达音乐给人的感受。李颀尽量把个人主观感受诉诸客观景物,使难以捕捉的音乐美得到具体形象的表达。《听董大弹胡笳声兼寄语房给事》中写道:“古戍苍苍烽火寒,大荒沉沉飞雪白。先拂商弦后角羽,四郊秋叶惊摵摵。董夫子,通神明,深山窃听来妖精。言迟更速皆应手,将往复旋如有情。空山百鸟散还合,万里浮云阴且晴。嘶酸雏雁失群夜,断绝胡儿恋母声。川为净其波,鸟亦罢其鸣。乌孙部落家乡远,逻娑沙尘哀怨生。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迸泉飒飒飞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长安城连东掖垣,凤凰池对青琐门。”此诗作于天宝五载(746),比高适的《别董大》诗早写一年。房指房琯,时任给事中。董大即高适送别的董庭兰。李颀在诗中写胡笳之音乐魅力,写董大的高超技艺,通过种种客观形象之描绘以再现琴声,摹写传神,激情洋溢,极酣畅淋漓之致,成为唐代音乐诗之名作。李颀的另一首《听安万善吹筚篥歌》更接近高诗的意境,甚至连意象都非常相同。诗中说:“枯桑老柏寒飕飗,九雏鸣凤乱啾啾。龙吟虎啸一时发,万籁百泉相与秋。忽然更作渔阳掺,黄云萧条白日暗。变调如闻杨柳春,上林繁花照眼新。”李颀生于公元690年,卒于公元751年,比高适年长十二岁,不敢说是前辈,至少也是老兄。并且他们在长安和洛阳时和董庭兰都有交往。李颀描绘音乐的诗,对后世影响很大,白居易、李贺、韩愈等都从中汲取过营养,都是受到李颀的启示后才创作那些如此优美的表现音乐的诗篇。从高诗中看,“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直明显受了李颀的影响。尤其是李颀的“黄云萧条白日暗”,“万里浮云阴且晴”,“幽音变调忽飘洒,长风吹林雨堕瓦”,“嘶酸雏雁失群夜”,“大荒沉沉飞雪白”这些描绘音乐的诗句,如果将它们串联起来和高适的诗句一一对应比较,很明显就能看出:原来高适写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也是用来描绘董庭兰演奏音乐的意境,借以烘托送别时的气氛。“千里黄云白日曛”,就直接脱胎于李颀的“黄云萧条白日暗”,一句诗七个字至少有四个主要字完全相同,结尾是为了押韵才将暗字改用曛字,况且,千里和萧条都是无关紧要的词。

文学作品尤其是诗词使用的语言不像学术著作那样准确,其意义往往不固定。这种意义的不确定性,给读者的接受带来诸多麻烦,但同时又能激发和调动读者的知识、人生阅历和想象力积极参与作品的再创造。高适在这首送别诗中,借用老朋友演奏音乐时所描绘的意境,一是出于对友情的珍爱,二是对朋友的尊重与怀念,再一个是别出心裁的创造。

现在,我们可以这样来理解《别董大》这首诗了。诗人在送别时,董大再一次为朋友演奏了他的乐曲。精美的旋律哀婉凄绝,催人泪下,仿佛将听者带进了一个凄清的意境:千里黄云遮天,白天也变得昏暗。一会儿北风呼啸,一会儿鸿雁哀鸣,一会儿大雪纷飞······听了这样的乐曲,使人一阵阵伤情,一阵阵激动。老朋友啊,你富有这么高超的演奏艺术,就是走遍天下,到处都有知音,还愁谁能不认识你呢?

更多热门唐诗赏析:

1.唐诗《游子吟》赏析

2.唐诗《塞下曲·林暗草惊风》赏析

3.唐诗《春思·莺啼燕语报新年》赏析

4.唐诗《清平调·一枝红艳露凝香》赏析

5.唐诗《清平调·名花倾国两相欢》赏析

6.唐诗《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赏析

7.唐诗《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赏析

8.唐诗《送人东游》赏析

9.金谷园原文|译文翻译|赏析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