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唐诗 > 人生感悟故事(通用20篇)

人生感悟故事(通用20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31W 次

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人生感悟故事,欢迎借鉴!

人生感悟故事(通用20篇)

人生感悟故事 篇1

佛陀带着弟子们来到摩伽陀国宣扬佛法,许多人都接受了佛法的教化;包括平民、生意人,乃至高阶层的人士也纷纷来求法。连皇后末利夫人和宫中的采女也虔心求法,并且皈依佛陀座下,成为在家的护法居士。末利夫人非常崇奉教法,甚至在初一、十五都严持斋戒。

那时有一位商界的领导者波利;当时的大商人都在海上贸易,不然就在海中取宝。有一天,波利带队出海了,忽然海神出现在海面上,挡住了船的去路,海神向波利说:“如果你可以答出我的问题,船就可以通行;如果回答不了,就休想通过。”

这位商人的领导者波利就说:“你有什么问题尽管提出来吧!”

海神就用两手捧起海水,刁难地问道:“大海的水比较多,还是捧在我手中的水比较多?”

波利回答:“你手中的水比大海的水还多。”

海神说:“海水那么多,你为什么说我手中的水比海水多?”

波利机智地说:“假如你手中的水是一股清净的泉水,这些水就可以救人;人在饥渴时,只要喝你手中所捧的水就可以得救;海水虽然量多,但是人们口渴或饥饿时却没有用。所以,可以救命的水就是最有用的,更胜过量多而『无用的水』。”

海神听了,心里很佩服,他很欢喜就从身上拿下一个八宝做成的“香珞”,此物不只美丽,而且价值连城,非世间一般的宝物可以比拟,把它献给波利后,海神就消失了,船队也得以通行无阻。

人生感悟故事 篇2

波利得到这件宝物时思量着:我到底有什么德行,能够得到这么宝贵的东西?我哪有这个资格呢?于是,他打定主意,要将香珞献给全国最尊贵的国王。因此就将这件宝物进献给国王,国王接到香珞,也叹为世间最稀奇的宝贝,到底谁有资格替他保管这东西呢?()当然是由妻妾保管了,但是后宫佳丽那么多,要给哪一位呢?

国王即传令下去,让后宫佳丽都知道有这件宝物。并且要她们装饰自己,让国王看看哪一位是最美、最中意的人,就将这件稀有的宝贝送给她、请她保管。

这时后宫的佳丽都很高兴,个个都装扮得很艳丽,欢欢喜喜、争先恐后地来了,虽然有众多的妃子,但是国王却看不出哪一位是最美的,因为再怎么比也都有一些缺点;那时候国王发现少了一位末利夫人。

国王就问侍卫:“为什么末利没有来呢?”

侍卫报告说:“今天是十五,是末利夫人斋戒的日子,她今天不能穿艳丽的衣服,所以没有来。”

国王有一点不高兴地说:“她的斋戒难道比我的命令更重要?跟她说她一定要来。”

人生感悟故事 篇3

但是末利夫人接到传令时,仍坚决不想参加,她说:“平常的日子,我都可以应国王的召唤;但是,一个月当中只有一天是十五,这斋戒的日子很难得啊!”所以她还是坚守她的斋戒,没有去见国王。

国王等了好久,还是没看到夫人,于是很生气地再传令下去。当末利夫人听到国王真的很震怒时,她只好不施脂粉,也没有换穿艳丽的衣服,只穿着干净的素服就到殿前来了。

国王一看,忽然眼前一亮,因为周围都是打扮得五光十色的女人,大家都争相斗艳,让他看得眼花撩乱,唯有末利夫人忽然间从殿外进来,全身的素服、满面的清净,平时不觉得她很美,今天怎么特别美丽呢?国王很高兴就将香珞送给末利夫人。

末利夫人接到香珞后说:“我何德何能呢?生为女人已经是业重了,加上平时在宫中享乐没有造什么福,我哪有资格接受这么稀奇贵重的东西呢?”

国王说:“可是我已经说了,这个东西就是要给我最心爱的人;要给我最中意、最美的人,妳就是我最心爱、最欢喜、最中意的人,所以我一定要将这东西给妳,不然我要将这给谁呢?”

末利夫人灵机一动,说:“你要给心中最爱的人,我接到香珞也要献给我最恭敬的人。希望您答应我的请求,这样才能表示您心中的最爱是我。”

国王说:“好,只要是妳心中的愿望,我愿意帮妳完成。”

末利夫人就说:“我要将这个宝物奉献给佛陀,真正难得的是世间能够有佛住世,更难得的是佛陀游化到我们的国家,在此为人民说法教化,让我们的社会能够很祥和,所以将这个宝物献给德高望重的佛陀,才算是功德圆满!”

国王听末利夫人这么说,也觉得很有道理,因为他听到很多大臣都去听闻佛法,又听说佛陀来到他的国家感化很多人,所以国王同意了,又跟末利夫人去觐见佛陀。见了佛陀,他们很虔诚地作礼,然后就将香珞呈给佛陀,供养佛陀。

国王又要求佛陀开示,佛陀即为他说法。于是国王也皈依在佛陀座下,成为佛陀的在家弟子。

这段故事 ,可以让我们体悟:在世间人人都想追求“美”,但是美不是刻意去装扮出来的,真正的“美”要从我们的内心散发出来,而真正的“朴素纯净”即可表达内心的美。

因为再怎么刻意装扮的“美”,也挡不了“老态”来临之时,年轻时可以说“美”,老的时候再怎么装扮也都不美了,可见装扮出来的美只能欺骗一时而已;但如果有内心真实的“美”,则不管年轻、年老,人人见了都会产生欢喜心;让人一见就欢喜安适,这才是真正的“美”。

所以说,要得到真正的“美”必先要厘出清净、智慧的心,从内心“真、善”发出的“美”才是世间真正的“美”!

人生感悟故事 篇4

一个全家企盼已久的孩子终于诞生了,但是孩子出生后大家都呆住了。“快!把他送进保温箱。”医生怕产妇受不了打击,匆匆忙忙地剪断脐带,包起来交给护士。之后的一个月,每天把婴儿抱给产妇喂奶时,每个“新母亲”的怀里都有一个娃娃,只有“那个娃娃”的母亲见不到她的孩子。“黄疸重症,现在不能看!”大家总是这样骗她,并私下商量,什么时候带她去看那个畸形的儿子。一个月过去了,不能再瞒了,医生、护士和家人都做了最坏的打算,想她会尖叫着晕倒,想她会转身离开,想她会痛哭失声,甚至为她准备了一张空着的病床。

她终于见到那个没有双臂,也没有双腿的孩子。“好可爱!”她居然笑着说。那天生重症残障的孩子,就是现在日本著名的作家,《五体不满足》的作者乙武洋匡。知道他是如何形容他的母亲说他“好可爱”的那一刻吗?乙武洋匡说:“出生一个月,我终于诞生了。” 乙武洋匡,由于自传《五体不满足》而广为人知。他也生于日本东京,在家人与老师的帮助下(特别是母亲),克服了许多行动上的不便,一路完成学业教育,并读到早稻田大学经济学系。1997年出版的自传,叙述了他如何在电动轮椅上求学,和童年所接受的许多手术等等。他的事迹激励了许多日本民众,自传的销量达到380万本。之后又陆续出版了一此书籍,并接受日本电视台tbs的工作,负责“新闻的森林”节目的企划和播出。

人生感悟故事 篇5

一位外国总统问一位活了104岁的老奶奶长寿的秘决时,老奶奶回答说,一是要幽默,二是学会感谢。从25岁结婚起,每天说得最多的两个字就是“谢谢”。她感谢丈夫、感谢父母、感谢儿女、感谢邻居、感谢大自然给予她的种种关怀和体贴,感谢每一个祥和、温暖、快乐的日子。别人每对她说一句亲切的话语,每为她做一件平凡的小事,每送她一张问候的笑脸,她都忘不了说声“谢谢”。八十年过去了,是“谢谢”二字使老奶奶快乐长大,使老奶奶幸福长久,使老奶奶生命长久。

一位教师患癌症死了。他在临死之前留给人世间的最后一句话“谢谢”:谢谢日夜照顾他的亲人,谢谢尽心为他治疗的大夫、护士,谢谢前来看望他的学生。

一位山区农民为了感谢收留他走失的孩子并将其送上回家汽车的好心人,竟在一座小县城里挨家挨户寻找了几千家,只是为了当面向那位好心人说一声“谢谢”。

一个盲女在母亲的生日时送给他一份礼物,那是一点一点扎在生日贺卡上的盲文。母亲看不懂,请别人给解释,没想到那段盲文竟让她泪流满面,并视为她一生中收到的是为珍贵的礼物。那段盲文是:“母亲,谢谢您把我养大!虽然您没给我眼睛,但谢谢您给了我生命;虽然我看不见您,但我永远爱您,谢谢您。”

人生感悟故事 篇6

当树在这个世界扎下根的时候,无论是在风中,在雨中,在雪中,在黑夜里,在阳光下,没有啼哭,也没有欢喜。它的根在黑暗里所能感知的,是地的湿润、土的松软、泥的芳香。犹如孩子在母体内有着绝对的安全,有着适宜的温度。

树从来不会选择它的出生地,高崖、沃土、石林、野地……只听凭天意。风是媒,在瞬间把它带到远方;鸟是信,无意中将种子从嘴角跌落。而土壤,则是它全部的信仰,生在里面,死亦在里面,从不挪移。种子是一种漂泊,而树是一种停留,一种执拗的安定。

一粒树种破土而出,便见着了光,见着了温度,也见着了生命。树以光明为生,不在黑暗里行走。

树不贪心,也不忧愁,它相信上天的眼睛,在它饥渴的时候,天会赐给它空气、雨水、阳光。树不慌忙,不夸张。树的生命,可能是一天,也可能是一百年,它不能预测自己的生死。但它却淡定如水,安之若素。十天长出叶的,不会因为害怕无常的到来而在一天之间长出叶;花朵在一夜凋谢的,世间的一切热闹与恩宠也不能让它多留一分钟。它在每一刻都发挥着生命的极致,如夏花绚烂,如秋叶肃穆。

树,独立于天地间,干净、磊落,不依恋繁华,不攀附权贵。它谦卑、真实、不做作。在属于自己的土地上和时节里,开出属于自己的花朵,长出自己的枝叶,从不嫌花朵无色,枝叶无香。无花果不羡慕牡丹的富丽堂皇,冬青也不妒忌桃李的繁花似锦。

它明白,作为一个独一无二的事物,它在世上仅存一次,不会再有第二次这样的巧合。每棵树的耳朵都听从自己心底发出的声音:“做你自己,成为你自己!”

人有情,树亦有格调。松柏之坚韧、银杏之清奇、垂柳之绮丽、樟之洁身自好、桃之艳丽、李之淡雅……一如世中人,各人守住各人的姿态。云淡风轻地在尘世中展开。

树常被人杀戮,瘦弱矮小者成为柴禾,化为焦炭。亭亭玉立者,则沦为木材,树身遭钢锯横穿,斧头砍伐。树的气韵,至死不变。几百年前的家具,它的质地、气息是人所不能改变的,时光也难以腐蚀。

树是真正的隐者,树在枯山瘦水中,能年复一年地向上生长,春天发芽,秋天落叶,向着阳光安静地呼吸,直到枯萎、凋零,化为尘土。树被人移植到马路边、公园里,把它当成吸尘器,或是一种视觉观赏之物。树并不因此而愤怒,因为它的生命是埋在脚下的。即使只有一尺土壤,半寸阳光,也觉满足,一样发出赏心悦目的光辉。试看尘埃飞扬的闹市里,行色匆匆、愁眉不展的永远是人类。

树是禅,身在尘嚣,心寄世外。

树是正直而慈悲的。不管你来自何方,无论你春风得意还是落魄贫穷,那些绿叶满枝的树,都对你一样亲近、一样熨帖、一样眷顾、一样容纳。给你宁静,赐你淡泊。昨日的树如此,今日的树如此,明日的树依旧如此。

树的善,一如既往。

树,临风而语,沐雨而笑,恬于生而静于死。尘恬,则情不惑;死静,则神不移。故能与阴阳化而不易,从天地变而不移。

当你辗转人世而浪迹天涯,当你疲于奔命而绝望恐慌,当你身处逆境而怨天尤人时,请停下来看立于尘世里却欣欣然向着阳光的树,是否在刹那间泪流满面。

人生感悟故事 篇7

一粒种子被风吹起,如果落在肥沃的原野上,来年定会开出绚烂的花朵;如果被抛在荒凉的沙漠中,必会寂寞一生。

小鸡破壳而出的刹那间,如果面对的是母亲守候的翅膀,得到的定是温暖的呵护;如果面对的是花猫贪婪的目光,后果将不堪设想。

不是每朵花都能得到蜜蜂的亲吻,不是每个果子都能滚落到草地上,不是每条毛毛虫都能变成蝴蝶,不是每只鸟儿都能欢快地歌唱。

人来人往,有如潮涌,谁又和谁能激起那爱慕的浪花?两个没有缘分的人,即使离得再近,一个是北冰洋上的一块冰,另一个却是南极洲上的一块石,遥不可及。两个有缘分的人,即使离得再远,一个已是融化了的一滴水,另一个便是那水中的一粒尘,没有距离。

所谓缘分,就是那惊鸿一瞥般的遇见。从此,两个人的人生轨迹开始改变。

据说,每当看到流星划过天际的时候,每个女孩子都会悄悄许下同一个心愿,那就是能在某一天,会有一个奇妙的遇见。为了这个遇见,宁愿付出一生的等待。

人这一生不知道要遇见多少人,每一次遇见并非都有缘。有缘的那次,一定是上天的安排。

人生感悟故事 篇8

我的朋友米雪是一位盲人,但是也许您并不会注意到这一点。她非常善于运用自己的其他感觉,包括所谓的“第六感”,所以很少给人遗漏东西的印象。

有一次,我6岁的女儿凯拉去米雪家里玩,回家时凯拉很兴奋,告诉我她们一块烤饼干、玩游戏,还画了一幅手指画。当她谈到自己的画时,显得特别地兴奋。“妈妈,你猜怎么了?”凯拉说着,脸上笑盈盈的,“我今天学会调色了!蓝色和红色调出紫色,黄色和蓝色调出绿色,真是太有趣了!米雪和我一起给画着色。她说喜欢手指划过颜料的感觉。”

兴高采烈的女儿使我想了很多。我突然想到,我竟从未与凯拉一起画过手指画,只因为我嫌脏嫌麻烦。讽刺的是,孩子竟然从我的一位盲人朋友那里学到了色彩的知识。看来,我真的需要反省一下自己。

接着,凯拉又说,“米雪告诉我,我的画表现出我很高兴,而且还有一点自豪,一点成就感。她说得对极了!”凯拉还说,在米雪教她画画时,都不用看着画布,原来手指画这么有趣。这时我才意识到,凯拉还不知道米雪是一位盲人。当我说出真相时,她愣了一会儿。一开始,她不相信。“但是妈妈,米雪非常理解我的画!”凯拉的立场很坚定。我想孩子是对的,因为米雪用心地倾听了凯拉的描述,她知道凯拉有多么为自己的作品骄傲,知道凯拉惊奇于混合颜料时的发现,惊奇于手指画所呈现出的质感。

从没有人把米雪看作是一位盲人。她有着一种特殊的“视力”,一种每个人都应当具备的能力。

——用心欣赏是一种特殊的“视力”!

人生感悟故事 篇9

很久以前有一个小村庄,村里的人们都很信佛,就集体凑钱在村东边的庙里打造了一尊金菩萨。但是这里经常有土匪抢劫,村民们整天过着提心吊胆的日子。一次在得知土匪要洗劫整个村庄的消息后,村民们决定集体迁出这是非之地。他们收拾东西,打算逃到别处去,但是金菩萨太重,没有人能背动。他们就想了一个办法,用厚厚的泥巴涂在金菩萨的外面,把金菩萨包裹了起来,以免被土匪抢走。最终土匪们也没发现菩萨里的秘密。很多年过去了,陆续有人搬到这里,大家照样会去那座庙里上香,但谁都不知道这尊“泥菩萨”的来历。

几十年又过去了,庙里住进了一个小和尚,在打扫时他不小心磕到了泥菩萨。奇迹出现了,泥土掉下来,露出金灿灿的金身,人们才知道,原来庙里供奉的是一尊金菩萨。

为了能在社会上生存,也为了满足社会的教条和标准,我们常常在自己的身上涂了一层又一层的泥土,以感到安全、被认同,以至于最终我们以为自己就是那个用泥土塑造出来的泥菩萨,几乎忘记了其实自己原来也是真金塑身!

人生感悟故事 篇10

不保留的,才叫青春;不解释的,才叫从容;不放手的,才叫真爱;不完美的,才叫人生。

心小了,所有的小事就大了;心大了,所有的大事都小了。看淡世事沧桑,内心安然无恙。

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有效的敦促。

假如,从来没有开始,你怎么知道自己会不会很爱那个人呢?其实,很爱很爱的感觉,是要在一起,经历了许多事情之后,才发现的。

爱情就像白米饭,浪漫就像桌上的菜。人饿时,会想着吃饭,但吃完后,更多人喜欢评论菜好不好吃,而忽略白米饭的味道。

什么是幸福?彼此相爱,你的幸福也就是我的幸福。要是我们分开了,你的幸福,说不定是我的遗憾;我的幸福,也许是你的痛楚。幸福是荒废的灵魂遇到爱的邂逅,幸福是没有形态的,幸福是一种境界。

人生最痛苦的煎熬其实是你把希望都寄托在别人身上,让自己无能为力。爱情、事业、婚姻、家庭、教育……如是。

仰望天空时,什么都比你高,你会自卑;俯视大地时,什么都比你低,你会自负。只有放宽视野,把天空和大地尽收眼底,才能在苍穹泛土之间找到你真正的位置。无须自卑,不要自负,坚持自信。

过河时船是有用的,但过河后我们就要放下船赶路,否则就会成为我们的包袱。痛苦、孤独、寂寞、灾难、眼泪,这些对人生都是有用的,能使生命得到升华,但须臾不忘就成了人生的包袱。

把时间花在进步上,而不是抱怨上,这就是成功的秘诀。你不要担心你买不起房子,比如你进步的速度要高于房价上涨的速度。

年少的时候,我觉得孤单是很酷的一件事;长大以后,我觉得孤单是很凄凉的一件事;现在,我觉得孤单不是一件事。

如果你一听到一种与你相左的意见,你就发火,这就表明,你已经下意识地感觉到你那种看法没有充分理由。你要小心,因为只要一经检查,你这种感觉大概总会被证实。

多少爱情都是这样的——故事的开始:“我会给你幸福。”故事的结局:“祝你幸福。”

小时很羡慕智商高的人。为什么我不是爱因斯坦?为什么我的智商没有远远抛离大部分人?天可怜见,我比我爸和我妈都更希望我是个神童,结果,我们三个人都失望了。而今一点都不羡慕智商高的人,只羡慕情商高的人。智商高不一定快乐,情商高多好啊,宠辱不惊,笑骂由人,那么,人生的烦恼至少可以去掉一半。

人生感悟故事 篇11

坐在高速列车上,看着窗外的树木、池塘乃至田亩稼穑徐徐退过,有人说:“车开得也不快呀。”

有人答:“啥不快,看电子显示屏,都200公里了。”

问话人又说:“什么200公里,骗咱们吧?”有很多人,时时想着自己是否被“骗”。

有识之士在报上解答,高速列车,所谓“D”字头的动车,其玻璃经过特殊处理,不让你感觉过快,防止你觉得是在坐过山车或骑在鲸鱼背上,把早餐都吐出来。

特殊处理,是指玻璃与人的视网膜之间搞了什么神秘交换,让人的认知系统得出结论:不快。其实是很快的,不然怎么能4小时就从北京到达沈阳?

坐动车觉得不快,这是眼骗脑子的例子之一。这样的例子很多,再举一个。人在操场上看一个人跑步,不快,磨磨蹭蹭,一掐表其实很快,每圈1分40秒。让你跑连半圈都跑不了。操场空旷,距离产生慢错觉。

常言道,眼见为实。这个“实”是有条件限制的,超出这个条件就不实了。我们每天仰脖子看到的星光,都不是当下的星光,连去年的都不是,是多少年前的“假星光”。而今天的星光,只有你多少亿兆代的子孙才看得到。

眼睛看到假象,这是指人向外看。向内看,假的更多。假设人有一双向内的、观察自己的眼睛,这个“眼睛”之近视、远视、弱视、斜视症太多了,基本是半盲。比如说,人往往高估自己的能力。一个人在看别人做一件事,总觉得那件事容易。他没体验过,甚至一辈子都没体验过此事。因此,他一辈子都抱定信念,认为此事容易。

所以说,世界上有一帮球迷、戏迷,专门指点别人踢球、演戏。他们甚至成为内行,会说什么中腰、盘带、倒仓、小嗓之类的话,会因为球员或演员的失误而气急败坏,说:“这么简单的事怎么做不好呢?”马连良当年演一出戏,到后台累得连“靠”都解不下来,靴子都倒出了汗水。这何止是技艺?

大画家溥儒晚年卧病在床,学生来探望,他拿出一幅画,让学生猜他画了几遍。学生知他画得细,故意多说:“5遍。”溥儒生气:“怎么会5遍?我画了7遍。”画画的人知道,国画两三遍就画不进去了。况且墨像贼一样,见到宣纸就乱钻。一张干干净净的画,竟然画了7遍。不画当然不会知道。有句话说得好:“事非经历不知难。”

然而多数人会高估自己。同时,人还会低估自己。什么意思?这就是说,人除了有高估自己(狂妄症)的特性外,还有低估自己(自卑怯懦症)的这一情形。后一种表现是:不,我不行。

好多人在没做一件事之前就先说我不行,此为畏难。有些事情,看起来很难,比如把线纫进针里,如当众讲话、做引体向上或俯卧撑等,看着难,你尝试过才知并不难。一个“怕”字,古人称“畏”,不知耽误了多少机会。

人的眼睛被外界骗也就骗了,星光之多少光年且随它去,但如何不高估又不低估自我却是在课堂上学不来的能力。

敬什么不敬什么,畏什么不畏什么,始终是每人每天的课题。

人生在正读与误读的判断中收获或错失机遇。

人生感悟故事 篇12

在回首往事77年的时候,我最喜欢的一个词叫做“活法”。

我经历了伟大也咀嚼了渺小,我欣逢盛世的欢歌也体会了乱世的杂嚣,我见识了中国的翻天覆地,也惊愕于事情的跌跌撞撞。有时候形势的波谲云诡令人晕眩,有时候祸福说变就变。见过上层的讨论斟酌,也见过底层的昏天黑地与自得其乐。我感受了呵护的幸运与“贵人”的照拂,也领教了嫉恨者明枪暗箭的无所不用。

然而这些只能叫遭遇,只能叫命运,这仍然不是活法。遭遇是外在的,而活法全在自身的选择。“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这是遭遇,而“回也不改其乐”,这是活法。本来是习惯性满分与第一名的好学生,一心要飞蛾扑火般地献身革命。少年得志地当着团委的小领导,一下子着了文学创作的迷。骤得大名后紧接着是一个“倒栽葱”。住进了高等学校的新房突然决心全家迁徙新疆。官至“尚书”了却坚决回到写字台前。17岁的时候被人认为是30岁,而76岁了仍然在大海一游就是1公里。这是活法,这是个性,这是屡败屡胜的不二法门。

我的活法积极而且正面,我的挫折与悲观是我积极与正面的起跑线。一个经历过如许挫折与悲观的人,结果摒弃的是不切实际,获得的是且战且进的一步一个脚印。

我参加了那么多,掺和了那么多,为此冒了不知多少次傻气,付出了不知多少代价。不知我者谓我聪明绝顶,知我者为我的傻气洋溢而摇头。

一辈子不断地更换着我的活法,对于生活与活法,我贪!

人生感悟故事 篇13

处身于喧嚣的尘世,功利和浮躁的市声,吵得你心猿意马心烦意乱,个人几成热锅里的蚂蚁或“高压锅”里的泥鳅,一颗心,哪里还有片刻的平静与祥和?“心如止水鉴常明”,已成为遥不可及的美丽童话了么?

古语云,大音稀声,大道至简。平,即是正,正,乃是和;平正,才是和谐,这才是人生世界的至美境界。

平和,若风,乃杨柳春风,柔柔的,暖暖的;平和,若雨,则桃花细雨,细细的,润润的。平和,乃清明之境。

平和之心,则是经岁月风雨浸润之后的一种淡然,一种恬静,一种历经山重水复之后的明朗心境,一种生命迷茫之后的顿悟。

平和之心,如风平浪静的海面,没有浊流,没有漩涡,就这样坦荡如砥;平和之心,如安然静立的古松,没有枯枝,没有败叶,就这样四季常青。平淡,平凡,心底永远是一个温和绿我的世界;平静,和乐,心中一直洋溢着热爱与赞美的气息。

面对压力,你要学会坚韧,坚强一点,耐心一点,适当退让,经受住生活的考验;面对竞争,你要学会担当,主动一点,热情一点,适当谅解,笑对突来的挑战。所以说,平和之心是一种理性修养,是一种宠辱不惊的气度,一种海纳百川的胸怀!

面对他人,你要学会宽容,谦让一点,大度一点,何必斤斤计较那些莫须有的是是非非;面对利益,你要学会淡泊,看开一点,舍弃一点,何必冥思苦索那些苦累自己的身外之物!唯怀一颗平和之心,才能得到名副其实的大快乐。

就像那位智者的箴言:把自己当成别人,把别人当成自己,把别人当成别人,把自己当成自己。这真是悟道之后的至理名言

在这个纷繁喧嚣的世界中,我们苦苦追求着,甚至不是择手段地索取着所谓的“名”所谓的“利”,最终是为了什么呢?不就是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快乐么?

诸葛亮说,淡泊明志,宁静致远。月淡风清,淡,是一种似有还无的静谧,是一种胸无沟壑的悠然;淡泊之心,有“静”有内涵,有“平”的真意,它已洗去了太多的欲望,滤去了太多的尘杂。没有山长水阔,不管天高地远,心平如镜,前方的风景也没有什么奇怪,一切都是那么平常。怀有平常心,你才能走得更远。

平和之心,是一个人心理成熟的标志,也是你走向成功的最可靠的基石,“平”能生智,“和”能生“慧”,当你拥有了平和之心,你已经步入了“大我”超然的智慧殿堂。

不管人生坎坷,我当坦然迈过;不管人生起落,我心依旧平和。

人生春风得意,也不必放纵你的马蹄;人生落魄失意,也不必诅咒时运不济。平和之心,是一份自由的诗心,不矫揉,不造作,不

刻意而为,留一份平和,漫看云卷云舒;平和之心,是一颗谦恭的虚心,不傲慢,不自矜,不夜郎自大,持一份平和,静观花开花落。

这是无过无不及的中庸之道么?但这是智者的谦逊,这是大家的随和,这是深最的文化底蕴和自然本色。

人情练达,是国人的聪明;真诚朴鲁,才是平和的智慧。怀平常心,做平常事,并不失一份执着;少些浮躁,多点坚实,并不失一份激情。不怨天,不尤人,开阔心胸,自是一种大气;不嫉妒,不自卑,心怀大爱,自有一种平和。

怀平和之心,选择行走,走得淡定,走得从容,走得简单。

没有波澜起伏,没有俗尘弥漫,一切才都是宁静的、和美的,生命流溢着快乐的甘泉,因为你拥有——平和之心。

人生感悟故事 篇14

在展览会场,K先是看到一堆人,围着一个什么东西指指点点。他好奇地挤上去,看到一个人趴在地上。这是一个当代艺术的展览,什么景象都可能出现。那个趴在地上的人肯定是一名行为艺术家,不是哪个神经病,更不是哪个心脏病发作倒在地上的患者。

艺术家的眼睛睁得大大的直视前方。由于趴着,他的前方不过是眼前的灰色水泥地而已。他的舌尖抵着地板,双手张开,身体呈十字形。K阅读艺术家简介,上面说他叫苍鑫———中国知名的行为艺术家。K记得他曾经与其他中国艺术家在九十年代的时候,一群人赤身裸体地相叠在一起,为北京郊区一座不知名的山增高了一米。没错,作品就叫《为无名山增高一米》,介绍还说:苍鑫是一名得道高人,相信灵魂可以超越实体限制,与所接触的物体进行灵魂交流,而舌头正是传达信息最敏感的工具。

K听见四周的人议论纷纷。“这是艺术吗?”K的身后两个中国男人热烈地议论着。

“你看,他一动不动,舌头没动,眼睛不眨,呼吸都仿佛没有,好像是进入天人合一的境界,太厉害了嘛。你能做到吗?”“真是这样!我做不到。太厉害了!难怪是艺术家。”“是嘛。能做到这样,就是艺术嘛。”两人达成共识以后,满意地离开现场。

站在K正前面的那个女人可没那么客气,她蹲下来,弯腰去研究艺术家的脸孔。女人小心翼翼伸手去碰他的手指,见艺术家没反应,又放胆再摸了一下。这时,女人的同伴叫住她说:“别摸啦!人家在表演,你干扰什么?”女人心虚地笑笑,想要抗议,却被同伴一把拉走。

这时,一个身材高挑的女人蹲下来,毫不犹豫地拿起照相机,近距离朝艺术家的脸庞调整了镜头,然后按下快门。闪光灯对着艺术家的脸,对着他的两眼“刷”地亮了一下。站在周围的人都以不满的眼神瞪着那高挑女人,然后又以好奇的眼神等着艺术家的反应。令人诧异的是,艺术家仍然眼睛不眨一下!

“各位,这是苍鑫的最新作品,是一尊硅胶人像,不是真人。很棒对不对?”站在角落里的一个外国女人走了过来,微笑着向大家解释。

K身旁一个西装笔挺的男人脸上露出悻悻然的表情低呼一声:“什么?!”然后“拂袖而去”,显然是生气自己上当。另一边那群女人则兴奋起来,开始对人像肆无忌惮地动手动脚,纷纷蹲在它面前为人像脸部拍特写。

K觉得有意思的是整个交流的过程。人与人像,人与人,人与自己。很多时候,不知道未必不是件好事。比如为自己找到圆满答案的那那两个中国男人,他们将继续相信天人合一的神话。太明白也不见得就好,一眼看出其中蹊跷也就没有惊喜可言,也就少了需要等待的精彩。一个人的惊喜可以是另一个人的悻悻然,一切取决于态度,能放下自己,回到生命的'本质,会快乐更多。

人生感悟故事 篇15

孩子学画,父母总希望他画得栩栩如生,坚持画什么必须像什么,才属上乘;很多时候,都要求孩子画出大人所要的模式。

曾跟孩子分享一个故事:

一个画师为人画像,他希望把这个人画得好看一些,因此把鼻子“矫正”,把眼睛画得炯炯有神,把嘴巴画得有笑意,脸上皱纹也少画几笔;那个人看了,觉得非常不满意,认为画师才艺不精,要他重画。这样,画了三几遍,那个人仍有怨言,说画师把他画丑了。

画师愤愤地说:“其实就是因为你长得丑,我希望把你美化一些!”

这是丑人无自知之明,或是画师帮了倒忙?

孩子指责是画师的错,不应擅作主张,改变那个人的模样。孩子想法最单纯,有话直说,看到什么画什么;反而是大人,总要求完美,或心中有既定之美,即使改变事实也认为理所当然。

价值观战场对大人和小孩都是一个可怕的地方,但却是一场可以打赢的仗。大人看见的事物,随着自己的人生历练丰富而有所不同,尤其对灌输给孩子的东西,总想办法圆以满,赋予美。经过矫饰的价值观,往往不再单纯,是大人想要传达的事物的“再生”,给以另一种生命力或价值观;就像画师画的“丑人之美”,已从另一个角度看待生命,却失去孩子眼中的真实。

基于保护心理,或是美化心理,孩子如果只看到美丽,远离丑陋,心就纯真了吗?

人生感悟故事 篇16

生命是宇宙间最值得欣赏的因素。生命的孕育、诞生和成长是一个令人无比激动的过程;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希望;生命中的那些成功与失败、荣誉与耻辱、高尚与卑下、纯真与芜杂,都是一本内容不同的书,或是一幅风格迥异的画。没有谁会拒绝生命,放弃自己生命的人若非出于一种大义便是他的心已先行死亡。每个人都应该知道:活着,就是一首好诗。

仔细想想,生命的构成并不仅仅是那些血脉和筋骨,它们只组合了一具肉体。生命的构成是时间,无声无息的时间带来了生命又带走了生命。生命的每一个日子,都有其内在的美丽。可我们在太世俗地活着,公式化的衣食住行衍生着无尽的麻木,这种麻木,谁能说不是对生命的漠视?

欣赏生命,让我们的心有一个沉静的时候,笑看生命中那些愉悦的瞬间,体味那种无以名状的感动。在秋夜,静听秋虫的低吟;在冬晨,欢呼漫天的飞雪;在夏天,为几只知了而童心大发;在春天,为整个世界被唤醒而鼓舞。生命给了我们清新的早晨和宜人的黄昏,生命给了我们激荡的音乐和忧伤的诗歌,甚至,生命给了我们一个雨季,让我们怀想那个打着油纸伞,结着丁香般愁怨的姑娘。生命给了我们许多,生命是值得珍惜和欣赏的呀!

欣赏生命,其实也是欣赏灿烂多姿的自己。

人生感悟故事 篇17

如果第一次没有拒绝了的事情,第二次更不容易拒绝;如果第二次还是想拒绝的事情,最好在第一次就坚决拒绝。

不能拒绝诱惑,则很难拒绝灾难。如果心是门槛,诱惑是前脚,灾难便是后脚。

拒绝别人,不可不忍,被别人拒绝,不可不忘。如果你要拒绝,就不要再让人心存奢望,因为一次是拒绝,十次也是拒绝;如果你被别人拒绝,也不要心存芥蒂,因为你也曾拒绝过别人。

只要理由正当,欣然允诺和坦率拒绝,都是没有任何理由被指责的。

拒绝别人一定要委婉,因为没有人喜欢被拒绝;被别人拒绝一定要大度,因为拒绝你的人总有他的理由。

没有人是从未被拒绝过的。即使貌美妖艳如爱芙姬瑟达,也遭到斯巴达克思的拒绝;即使权倾朝野如曹操,也遭到了徐庶的拒绝。

世事如此,你是没有多少理由为遭到别人拒绝而沮丧的。

一般说来,拒绝你的要求的人,言语和内心是一致的,接受你的要求的人,言语和内心有时却不一定那么一致。

因此,需要提醒自己的是:不要做强人所难之事。

一味地顺从,会失去自我;一味地拒绝,会失去朋友。

就人生而言,一方面应该懂得有容乃大,另一方面也应该明晓不能是来者不拒。

人与人之间,允诺和拒绝的事情是经常发生的。我对待朋友:允诺绝对大于拒绝;朋友对待我:可以拒绝大于允诺。

人生感悟故事 篇18

墨西哥的一个小镇有个广场,广场旁边有个教堂,教堂壁上有个大笨钟。除教堂外,还有几处让人喝咖啡、饮啤酒的餐厅和酒馆。

一天,有个美国游客来到这个小镇,他既忘记戴手表,又未看到大笨钟,故不知当时是几点钟。

这时美国游客看到一个戴大帽子、蓄八字须的墨西哥人正躺在广场边上的地上午睡,在他身边还有一头他养的驴子。

“请问现在几点了?”美国游客问。

墨西哥人被吵醒,坐起来擦擦眼睛,小心翼翼地托起驴子的尾巴,向美国游客说:

“现在是下午两点整。”

美国游客只当墨西哥人开玩笑,便随手打开了自己的收音机。收音机正在报告新闻,果然是下午两点整。

美国游客独自在各处转悠了好长时间后,再次走到旁边有头驴子的墨西哥人那里。

“请问,现在又是几点了?”美国游客问。

睡眼惺忪的墨西哥人坐起来,再次把驴子的尾巴托高,告诉他:

“现在是下午四点整。”

果然一秒也不差。美国人大为惊奇,一定要把那头会报时的驴子买下,墨西哥人只好听他的。

“先生,”美国游客恭敬地问墨西哥人,“要怎么样才能叫驴子告诉我是几点钟呢?”

墨西哥人懒洋洋地回答:

“很简单,只要举高驴子的尾巴,便能看到教堂的大笨钟了。“

人生感悟故事 篇19

你只有先做,先迈出一步,才能看得到上一层台阶上的风景,看得见更大的江河,才知道下一步要怎么走。

有人说要成功,选择大于努力。可对年轻人来说,更糟糕的是,过度选择。在你看不到全貌时,别靠臆断拼凑,对自己做的所谓重大选择,好像只有這样的形式感才算对自己负责任。其实30岁之前,只要你聪明努力人品好,并愿意专注十年只做一件事,选什么,你都会做成的。年轻的你,还远远没成熟到有资本做选择。

以你当前的智慧和眼界,看不见楼上的风景,看不见更大一局棋,更看不到偶然,看不到意外,看不到机遇和风险同在。你住在20岁的身体里,却非要以超前成熟的头脑设想自己一定要在35岁走上人生巅峰,推测出未来15年的每一天都该如何精准投资。

你永远拼不出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万全计划;如果有,那一定是个死于中庸的伪战略。别害怕改变、失去、未知、失控、急转弯、被挑战,甚至——不知道自己在害怕什么的害怕。这些害怕,都来自你对成功的渴望、安全感的缺失和壮志未酬的焦虑。

年轻时别想那么多,没用。你得花一分钟迈出第一步,而不是花一年、两年去计算得失风险。年轻的时候,你没有什么输不起的。怎么输,你都赚了。你一无所有,世界会给你所有。想要从世界手中得到所有,先从脚下一步一步做起。

做了再说,是年轻人的大智慧。如果说30岁之前,有一定要做的选择,那么只有:每一个十字路口,都跟随你的心。听内心的声音,你绝不会后悔。

人生感悟故事 篇20

若不能释然于怀,一定要反唇相讥。

不是所有人都懂得讲话艺术的,对于一些笨人的“无心之失”,可以立时纠正,若是能真正做到释然于怀,完全不在乎的话,自然也可以置之一笑,不必去教对方变得聪明一点。

对于故意的讥嘲,或是酸溜溜的冷言冷语,或是不怀好意的攻讦之类,情形也大略相同,除非是真正的不以為意,全然不当作一回事,可能一笑置之。若是心中耿耿,甚至生气,或是生气的时间会相当长,那就千万不能为了表示风度,或是为了碍于环境,或是为了种种其他原因而忍下来。

忍了下来而生气,那就是苦了自己,大可不必。所以,遇有人恶言相向者,一定要反唇相讥,而且不必留什么余地,一点也不必忍。越是忍,说恶言的,越是得寸进尺,绝不会收手的,反倒是反唇相讥了,恶言者才会知难而退,不敢造次——万试万灵,保无一失。

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这种态度,十分之对。忍了之后会难过,就绝不可忍。若是根本不会难过,也就无所谓忍了。

生活中,我们偶尔会遇到不讲理的人。我们以礼待之,他却得寸进尺。对于这种人,不如“反唇相讥”,既能免受冤枉气,也能让对方的不良行为有所收敛。有时,一味忍让不一定是良策,万事有利有弊。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