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诗歌 > 九年级诗歌阅读赏析

九年级诗歌阅读赏析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88W 次

(1)望江南梳洗罢

九年级诗歌阅读赏析

温庭筠

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

1、《望江南》是一首,作者,诗人、词人,代表人物,他的词有巧的特点。“望江南”是词牌名,又名梦江南。

2、“梳洗罢,独倚望江楼”写女子清晨起来梳洗后,在楼上凭栏眺望。在这里作者含蓄地交代了哪两层意思?扣住这一句中“独”、“倚”来赏析这句话。

①答:突出了一个“独”字,说明女子是在等候远行的爱人归来。她早起打扮,是相信爱人今天必定回来。

②答:这句话“独倚”十分形象,一个“独”字说明思妇是在等候远行的爱人归来,一个“倚”表明等待已久,为下句张本。寥寥数字便写出了这一女子孤单寂寞的生活处境和盼望心上人归来的殷切心情。

3、哪一句是全词感情的转折点?在全词结构上起什么作用?表达了女子什么心理?“斜晖脉脉水悠悠”仅仅是写景吗?

答:①“过尽千帆皆不是”②承上启下③写思妇等待之久和江上船只之多,反映了思妇失望和痛苦的心情④不是的,这是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以拟人手法表达女子因失望而凝愁含恨的思想情绪,斜晖有情,流水无意,生动形象。

4、《望江南》中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些意象共同体现了主人公什么样的心情?答:望江楼,千帆、斜晖、水、白蘋洲;表达望眼欲穿的相思之情。

5、“白蘋洲”之所以成为肠断之处,是因为:白蘋洲在古代诗词中常用以代指分别的地方。

(2)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渔家傲·秋思》作者范仲淹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想建功立业又思念家乡的感情,从题材上讲,这首词属于边塞诗。

2、词上阕顺序来写的。词的上片点明地点和季节的句子风景异。

3、上阕中“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在文中起什么作用?“异”表现在什么方面?答:“异”字统领全部景物特点。表现:一是“衡阳雁去”,二是边声四起,三是孤城落日。

4、下面是对诗歌的赏析,其中有误的一项(A)

A.这首词感情悲观而消极,表达了鲜明的反战、厌战情绪。B.“衡阳雁去”是说“大雁向衡阳飞去”而不是“大雁从衡阳飞走了。”C.这首词既表达将士的爱国之心,又流露出思念亲人和家乡的感情。D.这首词写出我国北方秋季的景物特点,从词中“塞下”“霜”等词语可看出。

5、上阕写“雁去”、“边声”、“长烟”、“落日”、“孤城”等景物有何作用?答:渲染出西北边地的荒凉,也暗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6、“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由“孤城闭”你想到了什么?

答:(1)群山绵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紧闭的孤城,荒凉无比。

(2)想到边城严峻的军事形势,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7、“羌管悠悠霜满地”这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

答:这句用笛和浓霜渲染悲凉气氛,加重征夫的思乡之情。

8、请你谈谈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答: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思念家乡之意。

(3)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江城子·密州出猎》作者,与合称“三苏”,他开创了宋词豪放(风格)一派。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想为国出力的感情。

2、词中工有几处用了典故,各是什么意思?答:三次用典,“亲射虎,看孙郎”的典故表明他壮志不减,依然想有所作为。“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典故表明他希望朝廷重新重用自己,“射天狼”的典故表明作者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3、“左牵黄、右擎苍,绵帽貂裘”从行装上写人,写出人的什么状况?答:精神上意气风发。

4、“千骑卷平冈”中“千骑”写出什么?“卷”字体现了什么气势?答:“千骑”是数量,极言随从多,“卷”显示了打猎时规模大,速度快的气势。5、“鬓微霜,又何妨”写出作者此时的什么心态?答:虽然头发都白了,但依然想为国出力。

6、送出对全词的分析有误的一项(B)

A.词人用词来写习武打猎,借此抒发关心边防的热忱,在内容和题材上都具有开创意义。B.词中塑造了一个激昂慷慨的壮士形象,开篇勾勒射猎的武夫,断之千骑如飞,围观如堵进行烘托,两个典故的运用转出正意,由射猎过渡到演武,最后走马挽弓,一个“狂”态毕露的少年志士形象跃然纸上。

C.通过对特定素材的描写,以及对抵御外族侵略的忠义之情的抒发,形成了一种粗犷豪迈的风格。

D.词的用韵前密后疏,有一气呵成之感,词人的“狂”劲——自负、壮志欲酬的企望和奔放的豪情充溢其间。

7、作者在词中以孙权自喻的目的在于暗示自己有孙权那样的雄才大略,“天狼”比喻从西北来进扰的西夏军队。

8、词中卒章显志的句子是什么?表达词人怎样的情感?答:“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达词人要报效国家,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精神和渴望建功立业的志向。

(4)武陵春风住尘香花已尽

李清照

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武陵春》作者派词人,作品收集在《漱玉词》。

2、对这首词解说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A.“风住”二字,通俗精炼地暗示在此之前的一段时间曾是风吹雨打,落红成阵的情景。B.“尘香”是说落花已化为尘土,表明此时天气主晴多时,语气中还富有对美好事物受到摧残的惋惜之情。

C.词的下片是描写内心感情方面更加细腻,更加深邃,“闻说”“也拟”“只恐”等虚字用得极好。D.“春尚好”“泛轻舟”措辞轻松,节奏明快,恰到好处地表现了词人的喜悦心情,“也拟”两字显示出词人出游的兴趣十分强烈。(“也拟”只是打算,显示词人出游之兴并不十分强烈)

3、与“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的修辞手法及表达的情感最为接近的一项是(C)A.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人》(以水喻愁)B.离愁渐远渐无穷,迢迢不断如春水。—欧阳修《踏莎行》(以水喻愁)C.便作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秦观《江城子》(不仅以水喻愁,而且有承载不了之深重)D.试问闲愁都几许?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用烟草、絮、雨喻愁)

4、从题材上讲,这首词属于闺怨诗,末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所用的修辞是夸张、比喻。表达效果:化虚为实,形象地表达词人内心无法排遣的愁绪。

5、这首词善于抓住外在的行为来具体表达词人内心的浓重哀愁。词人写自己外在行为的句子是:日晚倦梳头,欲语泪先流。

6、比较《武陵春》与《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两词在内容、风格上的不同之处。答:《武陵春》写的是个人的哀愁,感情低沉细腻、缠绵,风格委婉秀丽;《破阵子》写的是军中的生活情景,表现的是豪壮之举,“了却君王天下事”表现的是抗敌立功的雄心壮志,风格雄浑豪放。

(5)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1、《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作者,字号是,他继承苏轼把词的豪放风格发扬光大。

2、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D)

A.全词共62字,描写了看剑、闻角、分炙、奏乐、点兵、杀敌等军中生活6种情景。B.全词展现出醉态、梦境、往事、理想和现实等多层境界。

C.首句和尾句相呼应,都是写现实生活,与中间梦境形成强烈对比,揭示了理想与现实的尖锐对立,表现词人报国无门的悲愤。

D.全词格调低沉凄凉,字行里间隐含着作者复杂心情和壮志难酬的悲愤,这正是婉约派风格。

3、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词中描写了哪些战争场面。

答:将士们分食烤肉,军乐响起,将军阅军,将士们英勇杀敌。

4、上阕一、二句写了“我”的哪些活动?梦见了什么?

答:写了挑灯看剑,听吹角的活动,梦见自己已臵身于抗敌的前线。

5、“沙场秋点兵”一句中哪个词用得好?为什么?答:“秋”字用得好。写出了肃杀的气氛和作战的季节。

6、赏析“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一句

答:连用两个比喻,生动描写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

7、全文点睛之句是哪一句?在结构上有什么作用?答:“可怜白发生”,在结构上与首句相呼应,与中间的梦境形成对比,有力表现作者“壮志难酬”的悲愤。

8、这首诗抒发词人什么感情?

答:渴望杀敌报国的雄心壮志,也表现壮志难酬、报国无路的悲愤。比较阅读《江城子·密州出猎》和《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两词向读者呈现的画面完全不一样,《江城子》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破阵子》呈现在读者面前的是紧张激烈的战场。

2、两首词都是借描绘一个场面来表达作者的某种情怀,但是两首词中流露出的感情有同有异。相同之处:都想为国出力,建功立业

不同之处:前者情绪昂扬,意气风发,后者却充满了深深的失落。

3、品味“可怜白发生”这句话的妙处。答:“可怜”即“可叹”,这个词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全句通过描写,抒情,表明作

(6)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月夜》中透露出“春”的气息的句子是:

2、《月夜》选取静谧而散发着寒意的月夜为背景,从静谧中写出生命的萌动与欢乐,从料峭夜寒中写出春天的暖意,谱写一支独特的回春曲。

3、《月夜》三、四句表达出了春色迷人的主题,运用的主要意象是虫声,又有“新漆涂窗纱”补加,更给人清新之感。

(7)商山早行

温庭筠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1、本诗描写的是哪个季节的诗?

答:槲叶秋天即枯,经冬不谢,次看春枝抽芽时才纷纷飘落,枳花春季花开,可见是春季。

2、“客行悲故乡”中“悲”换成“思”好不好,为什么?“悲故乡”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悲不仅有“思”之意,还有悲伤的意思,诗人悲“生不逢时,仕途多舛,前途未卜”,因思故乡而悲。

“悲”定下了全诗的基调,“悲故乡”点明了题旨。

3、诗中除了“晨起”、“鸡声”表现了早行之外,还有什么词语也表现了早行?答:月、板桥霜。月尚未落,板桥结霜,可见其早。

4、此诗颔联上下句除对仗外,其构成形式还有什么特点?答:由名词连缀成句,一字一景,收到了蒙太奇的效果。

5、前人评论“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一联为“意象具足,始为难得”,请结合诗歌加以赏析。答:(1)这两句诗由十个名词构成,每字一物象,合起来有无穷意蕴。

(2)这十个名词所表现的都是具有特征的景物,都表现出“早行”之“早”;写“早行”的情景,绘声绘声,如在眼前。

6、从体裁来看,这首诗是。

7、诗中最能表现“早”,这两句从描写角度看既有如迹板桥霜”,又有听觉,如“鸡声”。

8、“槲叶落山路,枳花照驿墙”两句描写的景象有,互相映衬,诗中写到“雁”是用以表达思乡之情,急于返家之情。[解析]

此题主要训练和考查对诗句意思、特定意象的理解和表现手法的辨识。

第6题继续巩固基础知识,依据基本格律分析,可知此诗为近体诗中的五律,韵脚为āng。律诗首联为“起”,颔联为“承”,共同点题。由诗来看颔联承接的“晨”,具体表现题目中的“早”。雄鸡案应是颔联和“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描写景物有多种角度,从人的感觉来看,有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等等。分析这两句诗可知有视觉,例句是“人迹板桥霜”;又有听觉,依据是“鸡声”。(或静态和动态也可)事物本身就是有动有静的,因此就有动态和静态的描写。如果动静有机结合,景象就会更加生动有致。古代诗人非常注意这一点,所以我们在读诗时也必须注意,并且能够赏析其艺术作用。分析颈联,可以看到“落”和“明”为“动”,“路”和“墙”为“静”,所以颈联描写景象是有动有静,互相映衬。

大雁是诗歌中十分觉的意象,一般与忧愁相思有关,例如亲友离别、闺中相思、羁旅怀乡等等。至于空间是哪一种,必须依据对作品的具体分析来判定。温庭筠的《商山早行》第二句就说“客行悲故乡”,第七句说“因思杜陵梦”,因此可以确定,他是借大雁为表达思乡怀亲、急于返家的迫切之情。9、“枳花照驿墙”一句中的“照”字的精妙。

答:“照”为“照亮”之意,枳树白花照亮驿墙衬托出拂晓前的暗,突出了行之“早”。

10、“凫雁满回塘”表现了怎样的意境。答:表现了春回故乡,野鸭满塘的温暖意境。

(8)卜算子咏梅

陆游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1、词的上片和下片分别写什么?

上片写蒋所处的恶劣环境。下片写梅的品格,托物言志。

2、前四句通过哪此意象点明了梅怎样的生长环境?写梅的生长环境有何作用?

意象:驿外、断桥、黄昏、风雨。环境特点:荒僻、残破、苍茫、冷清、凄凉。写梅的生长环境烘托了梅花顽强、高洁的品格。

3、本诗所使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请简单赏析。

托物言志、比物喻人。梅花即使凋零飘落,成泥成尘,它的芳香却依旧不变,诗人以梅花自喻,表达自己虽备受当权者压制、迫害、报国无门、尽忠无路,但宁粉身碎骨也矢志不渝的决心。

4、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梅花表现出什么样的可贵品质?

梅花虽处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但它不与群芳争春,虽粉身碎骨却矢志不渝。

5、托物言志是诗词中常用的表现手法,结合“梅花”所处的自然环境,分析作者所处的社会环境。作者的处境:仕途坎坷,屡屡受挫,虽有满腔壮志,却报国无门。

6、“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两句表现陆游性格孤傲,决不与争宠邀媚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言、坚贞鼻塞的峥峥傲骨。

7、这首词虽在“咏梅”,可作者意在言外,如同周敦题的《爱莲说》,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以梅花的高洁品质来喻示自己孤傲、坚贞自守的品格。

8、梅花具有不与群芳争春,寂寞高洁的品质。

(9)破阵子

晏殊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桑径里逢迎。

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1、词的上阕、下阕分别写什么?

上阕写春景,为下阕人物出场和斗草作了铺垫,下阕写少女。

2、“三四点”“一两声”是实写“碧苔”“黄鹂”吗?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不是实写,运用了夸张的手法,“三四点”描写碧苔的稀疏,“一两声”突出黄鹂声音若断若续,都符合清明时节万物萌发的微妙状态。

3、“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属于对人物的什么描写?对刻画人物有什么好处?

心理描写。“巧笑”“逢迎”用动作刻画了“东邻女伴”洋溢着的青春气息,再加上心理描写,不仅交代笑的原因是斗草赢,也插入昨晚做了个好春梦,使人物形象更饱满。

4、“巧笑东邻女伴”与“笑从双脸生”两个“笑”有什么不同?前一个写笑声,写声音;后一个写笑容,写情态。5、下阕是怎样写少女的?

下阕写人,但先出场的却是女子的“巧笑”,声到人未到,再由此引出为什么看不见人的疑问,因为女子在采桑径里,从而引来采桑径里一段俏皮的对话,写出了天真无邪的少女内心活动。最后定格一个特定镜头“笑从双脸声”,形声追肖,少女天真无邪、活泼可爱的神态跃然纸上。

6、本首词意境清新,语言清丽明婉,明媚的春光与少女的笑靥相互辉映,表现了春天的勃勃生机和青春的无限美好。

(10)浣溪沙

苏轼

簌簌衣巾落枣花,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酒困路长惟欲睡,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

1、诗中表现农村繁忙劳动景象的句子是什么?村南村北响缲车,牛衣古柳卖黄瓜。

2、“敲门试问野人家”的原因是什么?

作者由于口渴急于到农民家讨水喝,同时也反映作者不拘小节,随遇而安的性格特征。

3、词的上阕和下阕分别写什么?

上阕写农村风情,下阕写诗人的困乏之感和乡野之趣。

4、词的上阕描写了三幅画面,试赏析。

枣花坠落、缲车声响、柳下卖瓜三组画面,用道中所见所闻贯穿,不仅具有色彩美,而且具有音乐美,透露出浓浓的生活气息,勾勒出一幅农村太平景象。

5、本首词有景有人,有形有声有色,乡土气息浓郁,日高、路长、酒困、人渴,字面上表现旅途的劳累,但传达出的仍是欢畅喜悦之情,传达出诗人作为县令体恤民情的精神风貌。这道词既画出了初夏乡间生活的逼真三面,又记下作者路途的经历、感受,为北宋词的社会内容开辟了新天地。

则暗示乡间民风的淳朴。

(11)醉花阴

李清照

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这两句借助室内外秋天的景物描写,表现了词人白日孤独寂寞的愁怀。可见,这两句虽为景语,却句句含情,构成一种凄清惨淡的氛围,有力地衬托出思妇百无聊赖的闲愁。

2、“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这三句写出了人在重阳佳节孤眠独寝、夜半相思的凄苦之情。“又”字便充满了寂寞、怨恨、愁苦之感。“凉”不只是肌肤所感之凉意,更是心灵所感之凄凉。

3、“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诗人巧妙地将思妇与菊花相比,展现出两个迭印的镜头:一边是萧瑟的秋风摇撼着的瘦菊,一边是思妇布满愁云的憔悴面容,情景交融,创设出了一种凄苦绝伦的境界。词人用“瘦”把愁表现得淋漓尽致,愁思本来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词人却巧妙地用黄花这种真实可感的形象把抽象的“愁”表现得令人心疼。

4、本诗用一个“愁”字表现了对丈夫的浓烈的相思之情。“愁”的切肤感受用一个“凉”字可以看出来;为了消愁,主人公“东篱把酒”,但最终没能消解愁意,一个“瘦”不是愁的最终结果。与柳永的“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语境相同。

5、“愁”是古典诗句中常见的情感,如: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是个长(愁有长度)

秦观: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愁不但有数量,而且有深度)杜甫: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是愁人(愁是有数量的)

(12)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辛弃疾

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

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

1、《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上阕用了两个问句,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登楼远望,不禁引发了千古之感。其中“何处望福州”的弦外之意是:中原已不是

我所有了。“千古兴之多少事”一句,纵观千古成败,意味深长。

2、“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中“悠悠”是指什么?“不尽长江滚滚流”是借用了杜甫《登高》中哪句话?

“悠悠”即指时间之漫长久远,又指词人思绪之无穷。“不尽长江滚滚流”借用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一名。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的下阕怀古,作者写到“生子当如孙仲谋”,根据你所掌握的史料,简述作者为何如此推崇孙权?

①突出了孙权的年少有为。“年少”而敢与雄才大略、兵多将广的曹操较量,具有非凡的胆识。②突出了孙权的盖世武功。他“坐断东南”,不断征战,不断壮大,以弱胜强。

③讽谏南宋王朝。孙权所处的形势与南宋政权相似,但他却不畏强敌,坚决抵抗,并战而胜之,反衬了当朝文武之辈的庸碌无能,怯懦苟安。

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与作者同期写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相比,风格上有什么不同?《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三问三答,互相响应,感怆雄壮,意境高远,风格明快。《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沉郁顿挫,忧国、伤时、伤己,两首词同为怀古伤今,写法大异其趣,都不失为千古绝唱。

(13)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1、曲中再现骊山和阿房宫旧址的荒凉景象的语句是哪句?草萧疏,水萦纡。

2、如何理解“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这种结尾句式相同的两句是说无论输赢,奢侈的宫殿最后都会归于灭亡。

“都变做了土”表明作者对历史兴亡的大彻大悟,对王朝争权夺位的否定,我们可以看作这是对封建王朝的一种诅咒,更是对封建社会历史规律的高度概括。

3、《山坡羊·骊山怀古》批判了:封建统治者为争权夺利,进行残酷厮杀和夺取政权后的奢侈行为。4、这首曲的写法:借景抒情。以荒凉的“草”、“树”烘托阿房宫的破败。

(14)朝天子咏喇叭

王磐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译文]

喇叭唢呐呜呜哇哇,曲儿小来腔儿大。官船来往乱如麻,全凭你来抬声价。军人听了军人愁,百姓听了百姓怕。能到哪里去分真和假?眼睁睁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得江水枯竭鹅飞罢![赏析]

《朝天子·咏喇叭》是一首讽刺宦官的著名散曲小令,作者王磐借喇叭宦官装腔作势、狐假虎威的丑态,提示了封建统治者与百姓的对立,反映了人民的痛苦和不幸。[习题]

1、本曲所使用的主要艺术手法是什么?并作简要赏析。

托物讽世。“愁”“怕”借咏喇叭,讽刺宦官装腔作势的丑态,揭露了他们为非作歹、残害百

姓的罪恶行径,流露出作者愤激的感情。

2、全曲以三个字则把宦官酷吏横冲直撞和骄横神态描摹殆尽。

3、这首散曲表面写的是喇叭和唢呐,实际上处处写的都是宦官,“曲小”比喻宦官的地位低下,“腔大”比喻宦官仗势欺人,“水尽鹅悄”则比喻宦官把百姓们欺压得倾家荡产。

4、诗中写出了“吹”的功用。

(15)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儒家经典之一,《诗经》分为“风、雅、颂”三类,共305篇(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2、《关雎》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了古代人对美好爱情的追求和渴望。

3、本诗以什么起头,写出了一个男子对女子的美好感情?答:用雎鸠鸟的和鸣引出下文的“窈窕淑女,君子好逑”。4、诗中反复咏颂“参差荇菜”起何作用?答:即景生情,以荇菜流动无方兴喻淑女之难求。5、“琴瑟友之”“钟鼓乐之”表现了“君子”什么心情?答:表现了君子求而得之的喜悦和得到之后的快乐满意之情。

6、最能体现全诗精神的诗句是: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16)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凄凄,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1、本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表现了对一位女子的咫尺天涯的感情,虽也是求之不得,但是更加突出一种茫然感,表达古代人民对美好爱怀的追求和渴望。

2、赏析“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答:名句,开头两句采用“比兴”的艺术手法,展现了一幅萧瑟冷落的秋景,给全诗冷落的情调,烘托了人物忧郁感伤的情怀。(借景抒情)

3、诗中许多叠字的作用:诗中“苍苍”、“萋萋”、“采采”形容芦苇茂盛的样子,为下文“溯回从之”、“溯游从之”作了铺垫,渲染了气氛。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