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诗歌 > 实用的走进诗歌作文三篇

实用的走进诗歌作文三篇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92W 次

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诗歌了吧,诗歌是用高度凝练的语言,生动形象地表达作者丰富情感,集中反映社会生活并具有一定节奏和韵律的文学体裁。还苦于找不到好的诗歌?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走进诗歌作文3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实用的走进诗歌作文三篇
走进诗歌作文 篇1

诗歌,是中国文学史上一块光彩夺目的瑰宝。走近诗歌、走进诗歌,便能触碰到柔软的花瓣,嗅闻到芳香的花气……随着这次综合性学习,“诗歌”这两个字在我眼中似乎又多了一些别样的含义。如果说,是父母养育了我们,老师栽培了我们,那么诗歌则熏陶了我们。这种熏陶是潜移默化的,就像是花香沁入我们的心脾。置身于这片花海,你会有发自内心的舒畅之感。

古诗的灵秀大家是有目共睹的。“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读起来便有种身临其境之感,犹如花气袭人、好似春风拂面;“爱水看妆坐,羞人映花立”,简单朴素的语言,却是那般深入到位地描绘出“娇花与美人相衬,美人与娇花相映”的动人情景,一字一句,虽是平淡,但却字字珠玑,真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翡翠般的荷叶与红玉般的荷花交相辉映,让人心旷神怡;“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绚紫的鲜花如水晶般艳丽,袅袅的花香似香水般怡人,令人飘飘欲仙。“荷香销晚霞,菊气入新秋”“不是花中偏爱菊,此花开尽更无花”,虽有秋天的萧瑟,却无秋天的悲戚,那秋景之中明艳的一抹黄色,更为其添上几分生机。“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早梅发高树,回应楚天碧”,虽有冬日的严寒,却无冬日的冷清,那傲立于冰天雪地间的一抹火红,更为其添上一丝活力。

在我看来,“诗中自有千钟粟,诗中自有黄金屋,诗中自有颜如玉”。这个比喻恰如其分地表达了诗的意境,如咖啡美酒般让人如痴如醉……

我无法以笔墨来一一形容诗歌的美。让我们走进诗歌,徜徉在这片“花海”中吧!

走进诗歌作文 篇2

思念是“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时忆起对方的容颜,思念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时的流连,思念是“梦好难留,诗残莫续”时淡淡的怅惘。走进诗中思,体验人生。

现在,随着手机、网络的发展,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容易,似乎无从思念。夜读古诗,古人的点滴思念竟令我动容。杜甫被困长安,不禁忆起远方的家人,感慨“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又想起,那惹人怜爱的小儿女还好吗?“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想见一面可真不容易,只能抱着点点思念进入梦乡。

放假前,同学都在和朋友告别,但却仅限于说声“再见”,因为,即使在假期,也可以随时联系。而古时交通不便,一旦分别,何日再见?思念,是忧伤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是乐观的“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是流连的“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是豪放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友情是多么珍贵!在通讯发达的今天,已经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分别,我该如何珍惜友情?

古诗中的爱情是美好温婉的,有时热烈却不狂放,在今人看来像是不可能了。“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像一杯苦咖啡,只有咽下后存于口中袅袅不绝的回味。“山有木兮木有枝,心悦君兮君不知”,或许你已忘了我容颜,但我对君的爱一生不变!“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忆起那时的娇羞,忆起在眉山的快乐,都成为东坡心中永恒的伤痛,只有携思念存活于无情的人间。

走进古诗词,也许思念仅存于古人慢节奏的生活?今人的.快节奏已让人无从思念,不禁遥想当年,“一生只够爱一个人”,既然如此我们何不慢下来?

走进诗歌作文 篇3

凉爽的秋风吹过我的脸颊。走在夜晚的林间小路上,思绪渐渐想到了美丽的诗歌,此时,有一种独到的韵味,让我回望……

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一位热情豪放的浪漫主义诗人,当在朝廷上不肯与别人勾心斗角,不肯受缚大权大势。

当他辞去官职,不再与世俗同流合污时,写下了这豪言壮语——“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实属罕见,李白的豪放,让我走进了诗的浪漫之美。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一代忠臣,他的忠心,他的坚毅,早已名垂千古。

当敌人已将宋朝推翻时,当大军压境,可朝廷已无人再反抗时,他,带着最后的热血男儿,与敌人一决死战,但,还是失败。

在他被俘虏不接受敌人的重金俸禄,不与别人背上“贼臣”的称号时——写下了名垂千古的《过零汀洋》。

这等忠心,历代君臣,能有几人呢?

实属不易,文天祥,让我走进了诗的悲壮美。

沉醉不知归路

李清照,中国才女之—,她的诗也别有韵味。

当她在欣赏美景,如痴如醉时,心中多么喜悦呀,随口就来——“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李清照的多情,也让我走进了诗歌的婉约美。

思绪回到现实,感叹千古名人,豪情壮志,心中暗想:“我,终于走进了诗,走进了美!”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