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诗歌 > 美是诗歌的灵魂精彩阅读

美是诗歌的灵魂精彩阅读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93W 次

美,是诗歌的灵魂。

美是诗歌的灵魂精彩阅读

一首诗歌,最重要的是要有美感,要有意境之美。否则,读起来便味同嚼蜡。当下网络“诗歌”泛滥,然而能够让人眼前一亮的诗作甚少,多数都是分行的散文,要么就是充斥着荷尔蒙的味道,令人作呕。要么就是充斥着大量的工业时代词汇,有的甚至可以用“丑陋”来形容,其人却自我标榜说是“接地气”,自己沾沾自喜,甚至说是某某诗派的发起人。岂不谬哉!

我特别推崇唐宋诗词里的意境之美,比如孟浩然,王维,温庭筠,韦庄。他们的诗歌,不仅仅是意境优美,而且表达的情感丰富,并不是空洞无物的“唯美”。毫不讳言,我不喜欢所谓的“唯美”诗歌。对于一首诗歌,每位读者从中获取的内涵可以不同,未必理解的都是诗人要表达的情感,与读者此时的境遇有很大的关系。读者在读诗的时候,尤其是读现代诗,一般会不自觉地掺入自己的主观思维,而这或许也是诗歌的作用之一,使读者能够从中读出自己。

今天,读了洛夫先生的《闲情》,读罢后久久不能忘怀,一直沉静在诗中。如下:

闲情

作者:洛夫

檐下滴答之声

我完全听不懂这三月的

难言之隐

墙上的钟

当飞机刚从屋顶掠过

便大叫一声

然后开始沉默,让

时间自己说话

而杨柳

轻衣带起的绿意,据说是

今年春天的第一个情妇

樱花,这爆燃之欲

乃尘世中的好梦,是三月

纷纷洒落的痴,一种

被路人视为不正经的笑

打开窗子

一瓣残花随风而入

我捧在掌心细细打量

这,是唐人的泪

还是一首揉皱了的

现代诗?

洛夫的这首现代诗,颇具中国古典诗词遗风。现从个人角度简要赏析

开头三句,“檐下滴答之声/我完全听不懂这三月的/难言之隐”,简单的三句,交代了时节——三月,地点——檐下,或者窗前,天气——雨天。这三行诗,在语义和逻辑上衔接的非常严谨,“滴答之声”与“听”与“难言之隐”结构上非常严密。且营造的意境非常美,这种美,是在文字之外表现出来的,适中并未直接言明,读者自己可以想象出来这样一幅画:烟花三月,细雨蒙蒙,诗人,独立窗前,把一卷诗书,悠闲目窗口外,静静倾听雨水的“嘀嗒之声”。这是很有古典美的意境,但是洛夫只用三行便营造出来了,实在是精炼。三月小雨,表达了生机。若是能够仔细体会,置身其中,也略感微凉。作为全诗的开头,其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切合题目“闲情”的同时,又奠定了整首诗的感情。“三月的难言之隐”是什么?读懂此处,似乎有隐隐忧伤萦怀。

“墙上的钟/当飞机刚从屋顶掠过/便大叫一声/然后开始沉默,让/时间自己说话”。上文中的“三月”,本文中的“钟”、“时间”,这三个词构成了时间上的线性,诗人紧接“三月”抛出了“钟”、“时间”,除了结构上衔接之外,还讲诗歌的张力扩大,从“三月”这个点扩展到“时间”这条线。“墙上的钟”,让人首先联想到的词是“慢悠悠”、“安静”、“悠闲”等等。诗人此处的“钟”应该是象征着某个时代,一个从容地时代。“飞机”显然是现代工业的产物,这里象征着“速度”,或者说是“焦躁”,“潮流”等。当时是否真有飞机从诗人头顶飞过,不得而知,也不重要,我相信此处出现的“飞机”有它的使命。诗人的精神应该是属于那个从容、慢悠悠的时代,对于工业化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变化,尤其是消极方面的变化,“便大叫一声”,“然后开始沉默,让/时间自己说话”。到此处,诗歌落入了一种沉寂的气氛中。沉寂,固然能够让人安静,但是同时会使人感到一种落寞,尤其是当心中有种情怀无法排遣之时,这种落寞感便会放大。此时,无声胜有声,一声叹息,掷地有声。或许也暗含了一种无奈,无奈中又有信念。这是一种复杂的情感,对于诗歌或者社会的复杂情感。“而杨柳/轻衣带起的绿意,据说是/今年春天的第一个情妇”,这三行,诗人的目光再次着眼窗外。阳春三月,正是万物复苏之际,“杨柳/轻衣带起的绿意”预示着新事物或新的潮流。我把它理解成为诗歌的命运,或者说是当代新诗的发展。若说是诗心,也讲得通。“而杨柳”中的“而”字很关键,在语言中它标志着新的意群出现。上文中的些许落寞,在此或转为欢喜,或者说希望。但是“据说”一词,表示对这种希望的不确定性。“第一个情妇”也有暧昧之意,诗人看到了某种形式的复苏,心中欢喜,但是对于这种复苏又不确定其究竟如何被人理解。比如说新诗的发展,比如说诗心,比如说一种祥和的社会风气。诗人何以产生如是情绪?下文“樱花,这爆燃之欲/乃尘世中的好梦,是三月/纷纷洒落的痴,一种被路人视为不正经的笑”。这四行,有正面意象,也有负面的意象。这里“樱花”和上文的“绿意”象征的是同一种事物或者情绪,而且此处更强烈。这是“尘世中的好梦”,诗人沉醉其中,但是不懂得的“路人”却认为这是“不正经的笑”。“路人”,应有它的象征意,象征一个急匆匆的时代,工业时代的功利主义,急躁与苍白。而且,路人应该是相对之下的路人,诗人相对于这个时代,或许也是“路人”,他认为自己不属于这个时代。

诗歌的第二节,只有六行,作为全诗的结尾,也是情感的喷发和升华。“打开窗子/一瓣残花随风而入/我捧在掌心细细打量”,明显“残花”是一种萧瑟的意象,而这种意象出现在三月,似乎更加落寞,更加萧瑟。“捧“字说明诗人对此“残花”的珍惜与呵护,其表达出的情感是非常细腻的。至此,“残花”与“爆燃之欲”和“绿意”极不相称,或者说“尘世的好梦”是一种美好期待,而现实的“残花”所处的际遇是令人悲伤的。“这,是唐人的泪/还是一首被揉皱了的/现代诗?”最后以疑问句结尾,变现了一种感伤之情。“这,是唐人的泪”,“这”字单独成句,是出于结构考虑,是语言的跳板,为下一句积蓄能量。“唐人的泪”、“揉皱了的/现代诗”,均是令人悲伤的意象,结合前文,我从中读到的是一种对诗歌命运和诗心的忧虑,以及对那个从容时代的怀念和对现在时代潮流的悲伤。对于新诗,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是新诗的一座高峰,那个时期出现了大批优秀诗歌,尤其是海子的诗歌,是一个时代的神话。而他那不朽的诗作,是

诗人在1989年3月26日所留给世间的眼泪。现在工业化的进程是非常惊人的,人们的思维受到这个时代潮流的严重冲击,能够静下来读一首好诗的人都很少,更不用说是潜心创作了。诗歌“被揉皱了”,诗情“被视作是不正经的笑”,这是一个时代的悲伤,也是从另一个时代走到这个时代的人,因为无法违心地融入而产生的悲伤。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