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诗词 > “诗词研讨会”发言稿:鲜花与灵魂示例

“诗词研讨会”发言稿:鲜花与灵魂示例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51W 次

在当下社会,发言稿在我们的视野里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发言稿的写法比较灵活,结构形式要求也不像演讲稿那么严格,可以根据会议的内容、一件事事后的感想、需要等情况而有所区别。如何写一份恰当的发言稿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诗词研讨会”发言稿:鲜花与灵魂,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诗词研讨会”发言稿:鲜花与灵魂

说鲜花与灵魂,有点风马牛不相及的感觉。如果,我再配上两个字,就会感觉它们是一家人了。这两个字就是“作品”。我们认为,“作品”是作者情感绽放的鲜花;情感是赋予“作品”生命的灵魂。对于诗人来说,如果没有得体的作品,其情感再丰富,也不能像鲜花一样灿烂地绽放;对于作品来说,如果不能融入丰富的情感,其辞藻再华美,也是概念化的,也是干瘪的,不会有鲜活的生命力。其实,这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即一阴一阳。安先生的作品里,充满了一阴一阳这一古老的哲学对比关系。对比关系是艺术的基本关系,此当数后话,后面还会再提及。现在,让我们走近安顺英先生这个词作的百花园,去欣赏品味那一朵朵瑰丽的鲜花吧。

我们首先来欣赏朦胧而又灿烂的迎春花——《踏莎行》(书中P121)。

《踏莎行》

谁弄笙箫,萦鸣耳畔,何人晓得君心愿。

霓裳舞得百花开,春光倾泻芳林苑。

绿柳轻垂,清波徐散,和风柔暖撩人面。

栏杆静默待人依,桥头似有佳人盼。

这首词,语言靓丽且幽美。但是没有标题。这就像朦胧而灿烂的迎春花一样,既让人赏心悦目,又因朦胧而增加了诱惑,令人欲罢不能。如果走近迎春花,赏其瓣蕊,嗅其芳香。那就会在赏其灿烂的同时又有了沁人脾肺的享受。让我们走近《踏莎行》,赏其灿烂,嗅其芳香吧。

其实古人填词绝大多数都是没有标题的。他们就是依靠精准的词汇,典型性的意象以及高超的描景抒情的能力来准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我们来分析一下这首《踏莎行》的语言。

开头两句,“谁弄笙箫,萦鸣耳畔,”在诗词作品里笙箫可以是泛指乐器。也可以是确指笙箫。根据全词的意思在这里是确指。咱们都知道笙箫虽是两种乐器,但它们的音质都是悠远、苍凉的感觉,因此极适于演奏较为哀婉的乐曲。这种哀婉的声音,在耳畔萦绕不停,人们听后会产生什么情绪?这正好为第三句做了铺垫,衬托了主人翁的心情。第三句是“何人晓得君心愿”。但是第三句又不明说为什么哀婉,而是用发问的口吻,让读者自己思考后去理解。含而不发,这又是一种朦胧,很有味道。前三句利用“笙箫”这个道具,又通过“谁弄、何人等”几个关键词的运用,把词中主人翁的情绪定格在了浑朴、哀婉的境地。没有使用专门抒情的词句,但是起到了抒情的作用。不过作者这时还是感觉情感色彩不够,并且定格未稳。所以又补上了两句靓丽的写景的句子进行反衬,强化对比作用,增强了前面营造的浑朴、哀婉的氛围。“以乐衬悲,”,在这里利用了一次对比关系。这是一个比较成熟、老道的词家喜欢用的抒情手段,词到此处已经情景交融了,顺利圆满的结束了上片。

结束了上片,写下片时,采用了相反的手法。

下片开头两句是“绿柳轻垂,清波徐散,”上片以低调写沉郁开头,下片以高调写欢快开头。上片写听觉,下片写视觉。这一听一看,即一虚一实,又是一次对比。除了这些之外,作者还使用了一个妙招。大家都知道,从上片向下片转时,需要一个过渡的语言,目的是增强让上下片的`连贯感,不使气韵断绝。这首词没有使用语言过渡,而是采用了暗过的方法。上片结在欢快的句子,下片又起于欢快的句子,词的气韵并没有断绝。这是高手。第三句是“和风柔暖撩人面。”上片的第三句写“悟”写“体会”,下片却是写“感觉”这又是一虚一实。和风都撩到人脸上了,当然会感觉到。从第四句开始,把词的气氛降下来,开始转入低调。“栏杆静默待人依”,“静默”二字用得好,“待人依”说明阳台上是空的,但不能说明是安静的,用上“静默”二字,这个低调的气氛才能出来。那么,人到哪里去了呢?“桥头似有佳人盼“。哦!可能是到村外桥头上接人去了。上句写栏杆确实没人,下句写桥头可能有人。这里又一次使用了对比关系。大家想想,为什么要让她去桥头接,因为桥头在村外,路途远,说明感情深。这些都是作者的妙用。后两句的低调处理,塑造造了一个深情含蓄、温婉贤淑的女人形象。不过,能确定真的是去桥头了吗?也不确定,仅仅“似有”而已,除了上片“何人晓得君心愿”以外,这里,再一次制造了悬念和朦胧。但是,这两次悬念都是悬而不悬,只是朦胧而已,答案读者都知道。这样,感觉很有味道。并且,用炒股的术语说,就是上片低开高走;下片是高开低走。作者反复利用阴阳原理,制造高低对比,虚实对比,视与听对比,悟与感的对比,明与暗的对比等等多种对比关系,制造了跌宕起伏气氛,读者的思绪就这样随着气氛的起伏而起伏。完全沉浸在了此情此景之中。这种跌宕又与全词气氛保持一致。并且结尾呼应了开头,完美的结束。词作“踏莎行”,这靓丽的迎春花就这样朦胧又灿烂的绽放在我们面前。作者把浓浓的爱怜之心,深深地怀人之情,准确地,含蓄地融入了词的字里行间,一位有血有肉的多情人,展现在纸面上,活跃心目中。这个人是谁?是他,是你,也像是我们自己。引起了情感共鸣。所以,我们说,这是一首非常成功的思念怀人之作。

我们细细欣赏了这朦胧的迎春花的枝叶瓣蕊以后。我们再去欣赏那雍容华贵,美而不俗的牡丹吧,如《沁园春》、《水调歌头》等便是;我们还可以去欣赏那清丽静雅,风韵悠长的秋菊,如《南歌子》、《浣溪沙》等便是;我们还要去欣赏那疏枝横斜,傲雪斗寒的冬梅,《忆江南》、《浪淘沙》等便是。可惜,没有时间细细地品赏了。逛完了这个灿烂而清雅;活力且深幽的词作百花园,同样发现了安先生用词精准,状物形象,情景交融,情感丰富等特点。也恰好证明了我们提出的“作品是情感之花,情感是作品之魂”观点。通过阅读安先生的《草川女诗词》这本书,我们深深地体会到安先生是一位成熟的诗词家,其作品也是艺术感染力很强的成熟作品。在他的这本书里,无论诗和词,在欣赏到浓烈而又深沉的情感时,还能品味到作品中蕴藏的旺盛而又稳健的生命力。由于时间关系,今天只能简略的说这些了。最后

祝贺安先生永葆艺术青春!

也谢谢大家陪我逛了一回安先生诗词百花园!谢谢!

03.26

「“诗词研讨会”发言稿:鲜花与灵魂」相关文章:

1.鲜花诗词

2.鲜花与义工诗词

3.孤独的灵魂诗词

4.诗词浸染着我的灵魂

5.一个有才人的灵魂表白诗词

6.《带灯》研讨会

7.灵魂的高度故事

8.灵魂感悟故事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