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诗词 > 形容七月到来的诗句

形容七月到来的诗句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52W 次

文章导读: 夏天,草木特别茂盛,冬青树的叶子油亮油亮的,老榆树枝繁叶茂,给人们撑起了一片浓浓的'绿阴。 下面是本站小编收集的七月的诗句 ,祝您生活愉快

形容七月到来的诗句

  【篇一】七月的诗句

1、自去自来梁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江村》

2、竹摇清影罩幽窗,两两时禽噪夕阳。谢却海棠飞尽絮,困人天气日初长。——朱淑真的《即景》

3、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夏夜追凉》

4、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杜甫《夏夜叹》

5、纸屏石枕竹方床,手倦抛书午梦长。睡起莞然成独笑,数声渔笛在沧浪。——蔡确的《夏日登车盖亭》

6、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纳凉》

7、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饮湖上初晴》

8、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夏日杂诗》

9、夜热依然午热同,开门小立月明中。竹深树密虫鸣处,时有微凉不是风。——杨万里的《夏夜追凉》

10、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观刈麦》

11、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12、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秦观的《纳凉》

13、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

14、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15、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唐·韩愈《送刘师服》

16、微风忽起吹莲叶,青玉盘中泻水银。《夏雨后题》

17、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的《观刈麦》

18、松下茅亭五月凉,汀沙云树晚苍苍。行人无限秋风思,隔水青山似故乡。——戴叔伦的《题稚川山水

19、四月维夏,六月徂暑。《诗经·小雅·四月》

20、四月清和雨乍晴,南山当户转分明。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司马光的《客中初夏》

21、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幽居初夏》

22、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夏日》

23、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

24、水窗低傍画栏开,枕簟萧疏玉漏催。一夜雨声凉到梦,万荷叶上送秋来。——陈文述的《夏日杂诗》

25、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夏意》

  【篇二】七月的诗句

1、过雨荷花满院香,沈李浮瓜冰雪凉。——宋·李重元《忆王孙·夏词》

2、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树阴满地日当午,梦觉流莺时一声。——宋·苏舜钦《夏意》

3、麦随风里熟,梅逐雨中黄。——北周·庾信《奉和夏日应令》

4、残暑蝉催尽,新秋雁带来。——唐·白居易《宴散》

5、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树阴中野径斜。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箨龙己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南宋·陆游《幽居初夏》

6、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翘飞上山。人困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宋·王令《暑旱苦热》

7、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宋·赵师秀《有约》

8、绿树阴浓夏日长,楼台倒影入池塘。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盛一院香。——唐·高骈《山亭夏日》

9、残云收夏暑,新雨带秋岚。——唐·岑参《水亭送华阴王少府还县》

10、小池残暑退,高树早凉归。——唐·沈佺期《夏晚寓直省中》

11、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宋·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12、丽景烛春余,清阴澄夏首。——南朝梁·王僧儒《侍宴》

13、岩溜喷空晴似雨,林萝碍日夏多寒。——唐·方干《题报恩寺上方》

14、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宋·王安石《初夏即事》

15、携扙来追柳外凉,画桥南畔倚胡床。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宋·秦观《纳凉》

16、首夏犹清和,芳草亦未歇。——南朝宋·谢灵运《游赤石进帆海》

17、仲夏苦夜短,开轩纳微凉。——唐·杜甫《夏夜叹》

18、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宋·周邦彦《满庭芳·夏景》

19、纷纷红紫已成尘,布谷声中夏令新。 夹路桑麻行不尽,始知身是太平人。——宋·陆游《初夏绝句》

20、四月维夏,六月徂暑。——《诗经·小雅·四月》

21、夏半阴气始,淅然云景秋。——唐·韩愈《送刘师服》

22、墙头雨细垂纤草,水面风回聚落花。——唐·张蠙《夏日题老将林亭》

23、绿阴生昼静,孤花表春余。——唐·韦应物《游开元精舍》

24、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唐·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

25、江南孟夏天,慈竹笋如编。蜃气为楼阁,蛙声作管弦。——唐·贾弇《孟夏》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