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三字经 > 浅谈三字经给我们的启示

浅谈三字经给我们的启示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37K 次

一、《三字经》的历史地位

浅谈三字经给我们的启示

今天,每到上学放学的时候。同学们都会背着一个很大的书包,里面装满了各种各样的课本,沉甸甸的,这些课本分门别类,语文、数学、外语,历史,政治等各种学科都是我们要学习考试的内容。那么,几百年前的孩子们又学些什么呢?他们又是用什么书来做教材呢?刚才我们听到的语句都是古代的孩子们必须要学习理解的内容,它们都选自于《三字经》这本书。《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儿童识字课本,是中国传统的儿童启蒙读物,成书大约在900年前的宋朝。《三字经》一经问世,就广为流传,实际上成为全国通用的教材,而且经久不衰。为什么这本书会被历代人们敬称为经典?在看似简单易懂的文字背后都包含着什么样的深意呢?而对于新时期的我们,《三字经》会带给我们怎样的启发呢?今天,我们将共同来学习《三字经》。

二、《三字经》带给我们的启示

(一)后天环境对人的成长有重要作用

为了了解这一点,首先,请同学们跟随着老师齐读下面这句话。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幻灯片)这是什么意思呢?人刚出生时,本性都是善良的,彼此相差不多,只是由于后天的熏染,环境的影响,习性才会千差万别。

据历史记载,三国时期的英雄人物曹操可谓文武双全,是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文学上,他写的作品《观沧海》大气磅礴,体现出他的伟大抱负和壮阔胸襟。政治和军事上,他统一了北方,为建立魏国打下基础。曹操希望自己的儿子们能继承父业,然而他的四个儿子—曹丕、曹植、曹彰、曹冲却大相径庭,性情各异。

先说说曹植吧,曹植才华横溢、文采斐然。曹植的才华高到什么程度呢?在曹植以后几百年,有一个同样是天才的人叫谢灵运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天下天下写诗的才华,有十斗这么多份量的话,曹植一个人占了八斗。这就是“才高八斗”这一成语的来历。剩下的两斗是谁呢,谢灵运也不客气,我一斗半,那么还有半斗属于谁呢,将由全天下之人共同来瓜分。但是谢灵运这么高傲的人,那么有才华的人,都心甘情愿地在曹植面前甘拜下风,自叹不如。正因为他的文章写得好,所以深得曹操的宠爱。

再说说曹丕,曹丕跟曹植是亲兄弟,都是曹操的儿子,但在文学上的才华却比才高八斗的曹植差了一大截,虽然也有诗歌流传下来,但其成就却远远不如曹植。不过他更喜欢舞刀弄枪,尤其精通剑术,一般人都不是他的对手。他的占有欲是出了名的。他击败袁绍,攻进邺城,首先就抢了袁熙的老婆做自己的小妾;叔父曹洪贪财而且非常小气,曹丕却见了眼红,偏要在铁公鸡身上拔毛,老是上门去“借钱”,借不到钱就专门找曹洪的岔子。而且他对自己的兄弟也非常无情,一度想找借口除掉曹植,逼得曹植写下了“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来质问急于迫害自己的兄长。可见亲兄弟之间都有如此大的差距。

曹操还有一个儿子叫曹彰,外号黄须儿,就是他的头发、胡须可能都是黄的,非常勇猛。历史上没有留下过他的诗歌,只留下他力大无穷、武艺精湛的故事。他射箭百步穿杨,能够射中百米以外的一根头发丝。而力气更是大得惊人。大到什么程度呢?有一次他跟老虎打起来,他把老虎的尾巴缠在自己的胳膊上,老虎没他的劲大,竟然不敢动。又有一次,他跟人打架实在不过瘾,因为别人都打不过他,就去找大象打架,他冲过去一下子就把大象给摁在地上,那象拼劲全力都无法动弹。可惜,这么勇猛无比的人却因病过早地离开了人世。曹操每次上阵打仗都很记挂着个儿子,看到手下诸将都不是马超的对手,他便感慨道:可惜我的儿子曹彰不在这里,要不然也不至于叫你这马超如此猖狂!可见曹彰的性格就是勇武骠悍、没有心机。

最后,说说他的小儿子曹冲。曹冲称象的故事,大家都应该听说过,有一次,吴国孙权为了讨好曹操,送给曹操一只大象,曹操十分高兴。大象运到许昌那天,曹操带领文武百官和小儿子曹冲,一同去看。

曹操的人都没有见过大象。这大象又高又大,光说腿就有大殿的柱子那么粗,人走近去比一比,还够不到它的肚子。

曹操对大家说:“这只大象真是大,可是到底有多重呢?你们哪个有办法称它一称?”嘿!这么大个家伙,可怎么称呢!大臣们纷纷议论开了。

一个说:“只有造一杆顶大顶大的秤来称。”

另一个说:“这可要造多大的一杆秤呀!再说,大象是活的,也没办法称呀!我看只有把它宰了,切成块儿称。”

他的话刚说完,所有的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大家说:“你这个办法呀,真叫笨极啦!为了称称重量,就把大象活活地宰了,不可惜吗?”

大臣们想了许多办法,一个个都行不通。真叫人为难了。

这时,从人群里走出一个小孩,对曹操说:“爸爸,我有个法儿,可以称大象。”

曹操一看,正是他最心爱的儿子曹冲,就笑着说:“你小小年纪,有什么法子?你倒说说,看有没有道理。”

曹冲把办法说了。曹操一听连连叫好,吩咐左右立刻准备称象,然后对大臣们说:“走!咱们到河边看称象去!”

众大臣跟随曹操来到河边。河里停着一只大船,曹冲叫人把象牵到船上,等船身稳定了,在船舷上齐水面的地方,刻了一道标记。再叫人把象牵到岸上来,把大大小小的石头,一块一块地往船上装,船身就一点儿一点儿往下沉。等刚才刻的那道标记和水面平齐了,曹冲就叫人停止装石头。

大臣们睁大了眼睛,起先还摸不清是怎么回事,看到这里不由得连声称赞:“好办法!好办法!”现在谁都明白,只要把船里的石头都称一下,把重量加起来,就知道象有多重了。

曹操自然更加高兴了。他眯起眼睛看着儿子,又得意洋洋地望望大臣们,好像心里在说:“你们还不如我的这个小儿子聪明呢!”

这个故事,说明了同样是曹操的儿子,四个儿子天性差距都很大,完全不像兄弟,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接下来“性相近,习相远”就回答了前面这个问题,人的本性本来差距并不远,习在这里不是学习的意思,是熏染的意思,受影响、被熏染、被污染的意思。本性本来差距就不远,但是你后天受到环境的影响,受到各种各样外部环境的熏染,差距越来越大。

用这句话去解释我前面讲的这个故事,也是可以成立的。也是曹丕、曹植、曹彰、曹冲小时候,大家都差不多,但是后来成长的经历不同、环境不同,差距越来越大,也是可以解释的。所以,古人非常注重给孩子营造良好的后天环境。孟子的母亲在教育孟子的过程中就给后人做了榜样。相传孟子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家境非常贫寒,住在一个破旧的房子里,而这个破房子又不能在城里头。古代也是一样,城中心的房价贵,孟子只得和母亲住在城外,而且还不能住在很好的地段,在墓地旁边。经常有人出殡,办丧事,小孟子耳濡目染,天天生活在这样的生活环境当中,他就受到了熏染,所以小孟子从小就学人家哭丧,没事就哭,没事就摔瓦盆,过去孝子摔瓦盆。学各种的丧仪。这当然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利的,孟母看在眼里,急在心上。怎么办呢?于是他竭尽所能,决定搬家,于是卖掉了家中所有积蓄,从第一个住处搬到第二个住处,这第二次搬到了集市上,就是搬到了一个商业街的附近。而隔壁恰好是个肉铺,肉铺当然要天天杀猪卖肉,天天在那剁肉,小孟子又没事干,就学肉铺天天在那剁肉,然后讨价还价,学人家这一斤肉多少钱,就变成了一个卖肉的小孟子。那么孟母当然更着急。这对孩子的成长是不好的,更何况当时是看不起商人的。咬咬牙,借了钱后再次搬家。这对于一个生活很贫困的家庭来讲,是非常艰难的事情。这一次搬到了一所学校附近,弦歌不绝、书声琅琅,孟子从此受到学校的熏染,就从此开始学打躬、作揖。这是师生之间的规矩,跟着耳朵听着在那儿背,读书念书,变得彬彬有礼。这就是“孟母三迁”的故事。

然而,人非圣贤,孟子也有对学习不够认真的时候。有一次,孟子放学回家,孟母正坐在机前织布,她问儿子:“《论语》的《学而》篇会背诵了吗?”孟子回答说:“会背诵了,”孟母高兴地说:“你背给我听听。”可是孟子总是翻来复去地背诵这么一句话:“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孟母听了又生气又伤心,举起一把刀,“嘶”地一声,一下就把刚刚织好的布割断了,麻线纷纷落在地上。孟子看到母亲把辛辛苦苦才织好的布割断了,心里既害怕又不明白其中的原因,忙问母亲出了什么事。孟母教训儿子说:“学习就像织布一样,你不专心读书,就像断了的麻布,布断了再也接不起来了。学习如果不时时努力,常常温故而知新,就永远也学不到本领。”说到伤心处,孟母呜呜咽咽地哭了起来。孟子很受触动,从此以后,他牢牢地记住母亲的话,起早贪晚,刻苦读书。

孟母施教的种种作法,对于孟子的成长及其思想的发展影响极大。良好的环境使孟子很早就受到礼仪风习的熏陶,并养成了诚实不欺的品德和坚韧刻苦的求学精神孟子此后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也与他的成长环境有密切关系

(二)自身的教育和学习要持之以恒

《三字经》接下来讲的是“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意思是如果不去教育,不去接受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改变。接受教育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学习,提高自身的能力与修养。在《三字经》里告诉了我们学习需要我们用心去钻研。

我们也可以找到许多历史故事来说明这个道理。我们知道明代著名画家唐伯虎,当然现在很多人知道唐伯虎还是因为周星驰,因为有《唐伯虎点秋香》,大家都知道。那么历史上的唐伯虎是和沈周、文征明、仇英并列为明四家。唐伯虎从小生活在一个小康之家,从小就有绘画的天赋,天性很好,有天赋,很小他的画就小有名声,所以当地的富豪之家,经常请唐伯虎作画,那唐伯虎当然有点沾沾自喜,少年成名、风流倜傥。但是唐伯虎的母亲,一个很了不起的女性,就觉得儿子这样浅尝辄止,稍有一点点成就就满足是不行的,要求他必须专心致志,好好地去学几年画,把绘画艺术给钻研透了。母亲就问他,沈周那个时候已经成名了,大画家,就住在你家不远的地方,我给你理好包裹,当然妈妈的心理也舍不得,但是为了你的前途,你去跟沈周学画。那唐伯虎很高兴,反正离家也不远,就背起妈妈给他理好的行理,去拜沈周为师。到了沈周那里,稍学了几年,唐伯虎发现自己很不错了,再看看老师的画,也不见得比自己强到哪里去,我也很不错,又开始动了脑筋,又不太专心,想回家,想家了。沈周看出了唐伯虎的心理活动,也没怎么想,就通知自己的太太,也就是唐伯虎的师母,准备一桌饭菜,送送唐伯虎,让他出师吧,让他回去吧,不让他学了,他不是觉得不错了吗。做完了这桌饭菜,送到院子里一间独立的房子里,这间房子唐伯虎从来没去过。

这到底是一间什么房子呢,为什么老师从来不让唐伯虎到这里来呢?

唐伯虎走进这间房子一看,发现这房子怪了,怎么天底下有这么怪的房子,这房子居然有四扇门。他进去的时候,东南西北各一扇门,而每一扇门外,都是不同的风景,这一道门外边姹紫嫣红,那一道门外边莺歌燕舞,这一道路门外边流水潺潺。唐伯虎好玩,他不专心,他一看这师傅可真够坏,原来花园里有这么好玩去处,他不告诉我,我也先不吃饭,我先出去看看。往东门想去看姹紫嫣红的去处,咚,一下,撞一包,往南门,想去看莺飞燕舞,咚,一下,撞一包,往西门想去看小溪潺潺的时候,呼,一下,又撞一包,头上仨包,这才明白,全是沈周在墙上画的画。沈周在墙上画的三扇门,画了外边的风景,唐伯虎一下子明白,他聪明,他天性还是够的,原来画无止境,自己这点还差远了。那这个时候沈周进来了,沈周说,吃完饭,你就可以回去了,别学了,你很厉害了。唐伯虎扑通跪下,老师你还是再让我学习几年,跟你好好学几年。从今往后,专心致志,又学了好几年。这个时候,沈周告诉他,你已经可以回去了,你已经学有所成,真可以去了,不必再跟我学了。唐伯虎的性格也改了,就自己下厨房做了一桌菜,谢师宴,来感谢老师对他的栽培,他把菜做好一桌,放到房间里。那么这个菜里边有鱼嘛,旁边跳来一只馋猫,要来吃这条鱼,唐伯虎就把猫赶走,这猫一窜,朝东墙上的窗口想跳出去,啪,这猫撞一个包掉下来,爬起来又往南墙跑,那有一扇窗,啪,掉下来,再往西窗跑,啪,又掉下来,猫也撞了仨个包。唐伯虎练习绘画的时候,在墙上画了三扇窗,这猫也分辨不出来。唐伯虎的经历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这个故事无非就是说明,你学任何一样东西,必须专心致志、持之以恒,你才会有所成。

(三)要亲近良师益友,学习文明礼仪

《三字经》又讲到了“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这有什么含义呢?这句话告诉了我们做儿女的,从小时候就要亲近老师和朋友,以便从他们那里学习到许多为人处事的礼节和知识。相传在春秋时候,郑国有一个乐师,叫师文,他听说鲁国出了一个了不起的音乐大师叫师襄,于是师文就远远地跑到鲁国去拜师襄为师,谁知道这个师襄眼界很高,不轻易招弟子,一再地回绝,这师文当然一再地坚持,坚持拜他为师,终于感动了师襄,收他为徒。但是过了两三年,师襄发现很怪,师文很勤奋,经常在那弹奏,在那练琴,照说没什么不好,刻苦练琴。但是师襄发现,师文从来就不弹奏成曲子的东西,都是弹几个乐章,弹几个片段,从来不演奏整篇乐曲。师襄看看这个跟自己很亲近的弟子,就觉得很纳闷,你跟我这么近,也学了两三年,你居然连完整的曲子都不会弹,看样子你是没什么天份啊。得了,你回去吧,你不要在这里浪费时间了。师襄就把这想法跟师文讲,师文怎么回答,师文讲,老师,我并不是不会弹完整的曲子,而是我知道,如果我一旦能够演奏完整的曲子的话,老师你就会认为我学业有成了,你就会让我回去了,我就再没有机会亲近老师了。所以我故意不弹。师襄一听,很受感动,说道:“你弹一个来听听。”师文就演奏了一首非常完整的曲子,让他的师父感到非常欣慰。师襄终于认识到,这是怎么样的学生。师襄破格同意师文慢点出师,继续带他学琴。师文接着就更加亲近自己的老师,细细琢磨老师的技巧。师徒俩人后来都成了音乐大师。

这是个亲近老师的故事。那么,我们又应该怎么去结交朋友呢?怎么去交益友,这里面有很大的学问。我们知道古人是及其重视、及其强调朋友的重要性。儒家思想一向认为什么是朋友、朋友是什么。朋友是建立在一种共同的理想基础上,共同的道德追求的基础上,共同的人格基础上的一种友好关系,这种友好关系是超越血缘关系的。也就是朋友是建立在共同理想、共同道德、共同追求基础上的一种友好关系。

中国古代有太多太多关于交友的故事,最有名的是桃园三结义。我在这里也给大家讲一个交友的故事,不像桃园三结义那么有名,但是好多人可能也听说过,这就是一个成语的来源,也是一个典故。“割席断交”,汉朝时候,有一对兄弟,两小无猜一起长大的,叫管宁和华歆,两个人非常要好,好到天天一起坐在一张席子上一起读书。古人同坐在一张席子上,就等于我们今天同坐在一张板凳上。有一天,两个人都在埋头读书,突然听到外面声音很响,很热闹。管宁依然读书,不为所动、不受干扰、充耳不闻。而华歆一下跳起来,跑到外面看热闹,之后跑回来告诉管宁,兄弟,外面好热闹,太好看了,新官来了,正好在游行,你不去看看吗?管宁拨出随身所带的刀子,一下子把他们坐席读书的那张席子割断。也就是说,我从此以后,不跟你一块儿了。在古代就意味着断交。管宁就对华歆说,我们俩不是同一类人,你太好那些浮名虚节,外边有一个新官到我们这里来新任,鼓吹热闹,跟咱们有什么关系,咱们现在要一心读书,所以我看,我们断交。临分别的时候,管宁再次跟华歆讲这个道理,华歆也听不进去,后来的结果,华歆是被杀的,因为他趋炎附势。而管宁后来流落到辽东,到了辽东以后,管宁就用仁义道德教化当地的百姓,得到当地百姓的爱戴和拥护,在历史上留下了非常好的名声。这就是“割席断交”的故事。可见,古人把选择朋友看得是多么严肃,看得多么重要。

除了尊师重友,我们的古人还非常重视礼仪,把这三个内容看成是儿童必备的启蒙教育。而现代的社会中,我们同样提倡礼仪,提倡讲文明、懂礼貌,所以中华民族一直都有礼仪之邦的美誉。那么这种传承了几千年之久的“礼”它的实质究竟是什么呢?

下面我们共同来看一看,张良拜师的故事:

秦朝有个青年,名叫张良。有一天,他经过一座小桥,看见一位白胡子老人正坐在桥头叹气。

张良上前一看,原来老人的鞋掉到桥下去了。张良二话不说,爬到桥下拾起鞋,递给老人。老人没有接鞋,而是把脚往前一伸,张良又恭恭敬敬地给老人穿鞋。

谁知没穿好,老人把教一歪,鞋又掉到桥下去了。“哎呀,快给我捡回来!”老人大喊。张良觉得老人在捉弄自己,很不高兴,可是看到老人银白的须发和驼了的背,仍然耐着性子帮他见了鞋。

老人穿上鞋,笑了笑说:“你这小子还不错,我想教你点儿本事。愿意学的话,五天后的早晨,在这儿等我。”说完,老人就走了。

到了那一天,张良刚上桥,就看见老人已经站在桥头了。老人生气地说:“你怎么能让老人家等你呢?过五天再来吧!”

又过了五天。鸡一打鸣,张良便提着灯笼往桥上走,可是老人又先到了。老人瞪了张良一眼,说:“五天后再来吧。”说完,他又拂袖而去了。

到了约定的时间的前一天晚上,张良吃过晚饭后就来到了桥上。过了一会儿,老人一步一步地走来了。

这次,老人高兴地说:“年轻人要学本事,就得这样!”说完,他递给张良一卷兵书,说:“你好好读这本书,将来准能成就大业。”

从此,张良专心致志地钻研这本兵书,最终成为了一位著名的军事家,为刘邦打下江山立下了汗马功劳。

这个故事给了我们什么启示呢?

由此可见,对待他人一定要有礼貌,要心怀敬意,尊重对方。求知求学的过程之中,必须具有锲而不舍与持之以恒的精神和品德,就可能从别人身上学到有益的经验和知识,丰富自己的头脑。

三、学习《三字经》的意义

总之,《三字经》是中国古代历史文化的宝贵遗产,是学习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多得的启蒙读物。它短小精悍、琅琅上口,千百年来,家喻户晓。其内容涵盖了历史、天文、地理、道德以及一些民间传说,所以说熟读《三字经》可知天下事。基于历史原因,《三字经》不可避免的含有糟粕,但其独特的思想价值和文化魅力为人们所公认,只要我们细心地去揣摩和体会,一定会让我们领悟到为人处世的方法,提高我们自身的文化修养,得到与众不同的收获。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