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名言格言 > 中国古代爱国诗句名言

中国古代爱国诗句名言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23W 次

爱国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铭记的,仰望长空,历史的星光仍然灿烂!接下来小编搜集了中国古代爱国诗句名言,欢迎查看。

中国古代爱国诗句名言

1) 终是圣明天子事,景阳宫井又何人。——郑畋《马嵬坡》

2)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赴戍登程口占示家人》

3) 更持银盏起,为君寿。——辛弃疾《感皇恩·滁州为范倅寿》

4)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陆游《书愤》

5) 生平未报国,留作忠魂补。——杨继盛《就义诗》

6) 更催飞将追骄虏,莫遣沙场匹马还。——严武《军城早秋》

7) 闲梦远,南国正清秋: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8)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李煜《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

9) 世间无限丹青手,一片伤心画不成。——高蟾《金陵晚望》

10) 山河千古在,城郭一时非。——文天祥《南安军》

11) 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杨炎正《水调歌头·登多景楼》

12) 白头灯影凉宵里,一局残棋见六朝。——钱谦益《金陵后观棋绝句六首·选一》

13) 於中应有,一个半个耻臣戎。——陈亮《水调歌头·送章德茂大卿使虏》

14)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王昌龄《出塞曲》

15) 故国伤心,新亭泪眼,更酒潇潇雨。——王澜《念奴娇·避地溢江书于新亭》

16) 独怜京国人南窜,不似湘江水北流。——杜审言《渡湘江》

17) 尚忆先朝多乐事,孝皇曾为两宫开。——王守仁《元夕二首》

18) 但愿苍生俱饱暖,不辞辛苦出山林。——于谦《咏煤炭》

19) 放逐肯消亡国恨?岁时犹动楚人哀!湘兰沅芷年年绿,想见吟魂自往来。——查慎行《三闾祠》

20) 手持三尺定山河,四海为家共饮和。——洪秀全《吟剑诗》

21) 奏恺乐,归皇都,班爵献俘邦国娱。——何承天《战城南》

22) 愿得燕弓射天将,耻令越甲鸣吾君。莫嫌旧日云中守,犹堪一战取功勋!——王维《老将行》

23) 死去原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毋忘告乃翁。——陆游《示儿》

24) 贼臣持国柄,杀主灭宇京。——曹操《薤露》

25)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曹植《白马篇》

26)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27) 倚高寒、愁生故国,气吞骄虏。——张元干《贺新郎·寄李伯纪丞相》

28)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29) 但将千岁叶,常奉万年杯。——赵彦昭《奉和元日赐群臣柏叶应制》

30) 名花倾国两相欢,长得君王带笑看。——李白《清平调·其三》

31) 寸寸山河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黄遵宪《赠梁任父母同年》

32) 小来思报国,不是爱封侯。——岑参《送人赴安西》

33) 试看天堑投鞭渡,不信中原不姓朱!——郑成功《出师讨满夷自瓜州至金陵》

34) 病骨支离纱帽宽,孤臣万里客江干。——陆游《病起书怀》

35)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

36) 虢国夫人承主恩,平明骑马入宫门。——张祜《集灵台·其二》

37)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黄遵宪《赠梁任父同年》

38)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杜牧《泊秦淮》

39) 诗称国手徒为尔,命压人头不奈何。——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

40) 胸中有誓深于海,肯使神州竟陆沉。——郑思肖《二砺》

41) 形胜三分国,波流万世功。——潘大临《江间作四首·其三》

42)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深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43) 忘身辞凤阙,报国取龙庭。——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44) 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汪遵《咏昭君》

45) 若顺吾皇意,即无臣子心。——栖蟾《送迁客》

46) 烈士之爱国也如家。——葛洪《抱朴子·外篇·广譬》

47) 余亦赴京国,何当献凯还。——孟浩然《送陈七赴西军》

48) 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陆游《病起书怀》

49) 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50) 三万里河东人海,五千仍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陆游《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

拓展:著名爱国诗《关山月赏析

这一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风光,戍卒的遭遇,更深一层转入戍卒与思妇两地相思的痛苦。开头的描绘都是为后面作渲染和铺垫,而侧重写望月引起的情思。

开头的四句,可以说是一幅包含着关、山、月三种因素在内的辽阔的边塞图景。在一般文学作品里,常见“月出东海”或“月出东山”一类描写,而天山在中国西部,似乎应该是月落的地方,何以说“明月出天山”呢?原来这是就征人角度说的。征人戍守在天山之西,回首东望,所看到的是明月从天山升起的景象。天山虽然不靠海,但横亘在山上的云海则是有的。诗人李白把似乎是在人们印象中只有大海上空才更常见的云月苍茫的景象,与雄浑磅礴的天山组合到一起,显得新鲜而壮观。这样的境界,在一般才力薄弱的诗人李白面前,也许难乎为继,但李白有的是笔力。接下去“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范围比前两句更为广阔。宋代的杨齐贤,好像唯恐“几万里”出问题,说是:“天山至玉门关不为太远,而曰几万里者,以月如出于天山耳,非以天山为度也。”用想象中的明月与玉门关的距离来解释“几万里”,看起来似乎稳妥了,但李白是讲“长风”之长,并未说到明月与地球的距离。其实,这两句仍然是从征戍者角度而言的,士卒们身在西北边疆,月光下伫立遥望故园时,但觉长风浩浩,似掠过几万里中原国土,横度玉门关而来。如果联系李白《子夜吴歌》中“秋风吹不尽,总是玉关情”来进行理解,诗的意蕴就更清楚了。这样,连同上面的描写,便以长风、明月、天山、玉门关为特征,构成一幅万里边塞图。这里表面上似乎只是写了自然景象,但只要设身处地体会这是征人东望所见,那种怀念乡土的情绪就很容易感觉到了。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这是在前四句广阔的边塞自然图景上,迭印出征战的景象。汉高祖刘邦曾被匈奴在白登山围困了七天。而青海湾一带,则是唐军与吐蕃连年征战之地。这种历代无休止的战争,使得从来出征的战士,几乎见不到有人生还故乡。这四句在结构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描写的对象由边塞过渡到战争,由战争过渡到征戍者。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战士们望着边地的景象,思念家乡,脸上多现出愁苦的颜色,他们推想自家高楼上的妻子,在此苍茫月夜,叹息之声当是不会停止的。“望边色”三个字在李白笔下似乎只是漫不经心地写出,但却把以上那幅万里边塞图和征战的景象,跟“戍客”紧紧连系起来了。所见的景象如此,所思亦自是广阔而渺远。战士们想象中的高楼思妇的情思和他们的叹息,在那样一个广阔背景的衬托下,也就显得格外深沉了。

诗人李白放眼于古来边塞上的漫无休止的民族冲突,揭示了战争所造成的巨大牺牲和给无数征人及其家属所带来的痛苦,但对战争并没有作单纯的谴责或歌颂,诗人李白像是沉思着一代代人为它所支付的沉重代价。在这样的矛盾面前,诗人李白,征人,乃至读者,很容易激起一种渴望。这种渴望,诗中没有直接说出,但类似“乃知兵者是凶器,圣人不得已而用之”(《战城南》)的想法,是读者在读这篇作品时很容易产生的。

离人思妇之情,在一般诗人李白笔下,往往写得纤弱和过于愁苦,与之相应,境界也往往狭窄。但李白却用“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的万里边塞图景来引发这种感情。这只有胸襟如李白这样浩渺的人,才会如此下笔。这几句并不是局促于一时一事,而是带着一种更为广远、沉静的思索。用广阔的空间和时间做背景,并在这样的思索中,把眼前的思乡离别之情融合进去,从而展开更深远的意境,这是其他一些诗人李白所难以企及的。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