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 > 一去二三里的古诗翻译

一去二三里的古诗翻译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3.33K 次

导语:作者邵雍年少时期,也自认为才志出众,慷慨激扬的欲求取功名。邵雍爱读书,几乎无书不读,求学中对自己要求严格而刻苦。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一去二三里的古诗翻译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一去二三里的古诗翻译

一去二三里

作者:邵康节

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翻译

一个小孩,牵着妈妈的衣襟去姥姥家。一口气走出二三里;眼前要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娘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过去歇脚;亭子外边,花开的繁茂,小孩越看越喜爱,伸出指头点数,嘴里念叨着“八枝 ,九枝,十枝 ~~~~~~~”。他想折下一枝来,戴在自己的身上。他刚要动手,他的妈妈便喝住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的人就不能看美丽的花儿了。”后来,这儿的花越来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作者简介:

邵雍(1011年—1077年),字尧夫,北宋著名理学家、数学家、道士、诗人,生于林县上杆庄(今河南林州市刘家街村邵康村,一说生于范阳,即今河北涿州大邵村),与周敦颐、张载、程颢、程颐并称“北宋五子”。少有志,喜刻苦读书并游历天下,并悟到“道在是矣”,而后师从李之才学《河图》《洛书》与伏羲八卦,学有大成,并著有《皇极经世》《观物内外篇》《先天图》《渔樵问对》《伊川击壤集》《梅花诗》等。

天圣四年(1026年),邵雍16岁,随其父到共城苏门山,卜居于此地。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邵雍30岁,游历河南,因将父母葬在伊水(河南境内南洛水支流)之上,遂而成为河南(今河南洛阳)人。宋仁宗皇祐元年(1049年)定居洛阳,以教授为生。嘉祐七年(1062年),移居洛阳天宫寺西天津桥南,自号安乐先生。出游时必坐一小车,由一人牵拉。宋仁宗嘉祐与宋神宗熙宁初,两度被举,均称疾不赴。熙宁十年(1077年)病卒,终年六十七岁。宋哲宗元祐中赐谥康节。

古诗《一去二三里》教学点评

本首诗节奏鲜明,韵律和谐,琅琅上口,富有音乐美。教学时要多读。要力避对古诗的词句做主动的讲解。否则,不但会破坏诗中形象的完整性,损害诗的艺术感染力,而且会压抑同学们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低年级的古诗教学,应让同学们在熟读的基础上牢记心中,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逐渐理解。

古诗反复吟诵,才能读出韵味来。我让同学们通过小声读、齐读、分组读等形式,使同学们在读中体会,在读中消化和吸收。通过范读,教给同学们朗读古诗的方法。用轻松、舒缓的语调朗读本诗,让同学们体味到一种清新、自然的乡村气息,利用朗读的律动感染同学们,把同学们引入诗的意境。同时根据低年级儿童活泼好动的特点,辅以手势、动作,同学们跟着老师一边吟诵一边做动作,陶醉在诗情画意之中。

读古诗要强调背诵,哪怕同学们一时不可能完全理解,但熟读成诵,时间久了,就会逐步理解。因此,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练习背诵有助于增强语感、增强记忆,可使儿童在舒缓的读诵、细细的品味中净化心灵,陶冶情操,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

在教学中我运用各种教学媒体,再现诗中情境

诗句描写的情景,通过图画再现出来,就会变得具体可见,能帮助同学们感受形象,进入情境。教学本诗,可出示放大的课文插图(或多媒体课件),将同学们带入情境,这样整首诗的内容变得形象化了,同学们的情感因素也调动起来了。古人云: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教学本诗,还可以让同学们各自读诗,边读边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象,然后动笔画简笔画。同学们作画,把诗中描绘的景象形象化了,进入了自由想象的空间,乐在其中。音乐往往给人以丰富的美感,使人心驰神往,所以本课教学如能借助音乐来渲染情境,也是理想的手段。可在教师、同学们诵读诗歌的同时播放节奏轻快、行云流水的古筝乐曲来渲染气氛、创设情境,使孩子们的情感得到升华。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