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 > 描写白雪的古诗

描写白雪的古诗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9.41K 次

导语:白雪像小银珠,像小雨点,像柳絮扬花,纷纷扬扬为我们挂起了白茫茫的雪帘。下面由小编为您整理出的描写白雪的古诗内容,一起来看看吧。

描写白雪的古诗

(一)雪梅·其一

梅雪争春未肯降⑴,

骚人阁笔费评章⑵。

梅须逊雪三分白⑶,

雪却输梅一段香⑷。

词句注释

⑴降(xiáng),服输。

⑵骚人:诗人。因诗人屈原代表作名《离骚》而借称。

⑶阁笔:放下笔。阁,同“搁 ”,放下。评章:评议文章,这里指评议梅与雪的高下。

⑷逊:差,不如。

创作背景

这首两首诗具体创作年代已无法考证,当作于宋末的一个初春日,梅花开放,诗人赏玩之时。

(二)别诗

诗人:范云

其一

洛阳城东西,

长作经时别。

昔去雪如花,

今来花似雪。

译文:

上次离去时,雪像花一样地飘落,如今再度前来,花开得像雪一般的白艳。这两句诗是感叹相聚太短,离别太长,每次分手后总要经过许久才能相见。

赏析

此诗写朋友间的聚散,表现了深厚的友情。用分别时雪花飞舞的凄凉和重逢时百花盛开的温暖做对照,抒发重逢的快乐。

此诗通过对冬天和春天景物的不同描绘,反映节物之异与离别之久。其中“昔去雪如花,今来花似雪”两句脍炙人口。“昔去花如雪”指当年离开的时候,花就像是雪一样,在春光中绽放。“今来雪如花”是指现在我回来了,雪花开的就像是当时的春花一样灿烂。“雪如花”,“雪”是本体,“花”乃喻体,写离别时为冬天;“花似雪”中“花”为本体,“雪”充当喻体,意指重逢时已是繁花似锦的春天,将分别之久、之苦都融于其中,状似写景,实则写情。

这首诗中,“雪如花”,“花似雪”之间的呼应非常自然贴切,这巧妙照应了前面“经时别”。一“雪”一“花”,是一冷一暖的对照,暗中又与一“昔”一“今”、一“去”(分别)一“来”(相逢)相勾连,从昔到今,从去到来,经历一个怎样的冷暖变化啊,不知这段日子朋友们是否都好,诗人在感慨每次一别总是经过许多岁月。

诗句从时间上只是冬去春来,但诗人将雪与花颠倒,翻出新意巧思,便耐人寻味。此诗的绝妙之处正在于意象之间的丝缕相连,让人不由得惊叹其“得之天外,乃神来之笔”。

(三)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情景图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创作背景

岑参于唐玄宗天宝十三载(754年)夏秋之交到北庭,唐肃宗至德二载(757年)春夏之交东归,此诗当作于此期。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队伍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天宝十三载这次是岑参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节度使的僚属),而武判官即其前任,诗人在轮台送他归京(唐代都城长安)而写下了此诗。[6] [7]

作品原文

(四)江雪

唐 诗人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创作背景

唐顺宗永贞元年,诗人柳宗元参加了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革新运动。由于保守势力与宦官的联合反攻,致使革新失败。因此,诗人柳宗元被贬官到有“南荒”之称的永州。他在任所名为司马,实际上是毫无实权而受地方官员监视的“罪犯”。官署里没有他的住处,不得不在和尚庙——龙兴寺的西厢里安身。

诗人柳宗元自从被贬到永州之后,精神上受到很大刺激和压抑,他就借描写山水景物,借歌咏隐居在山水之间的渔翁,来寄托自己清高而孤傲的情感,抒发自己在政治上失意的郁闷苦恼。于是,他怀着幽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令人传颂的名诗。

(五)《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唐)刘长卿

日暮苍山远 ,天寒白屋贫 。

柴门闻犬吠 ,风雪夜归人。

创作背景

大约在唐代宗大历八年(773)至十二年(777)间的一个秋天,刘长卿受鄂岳观察使吴仲儒的诬陷获罪,因监察御史苗丕明镜高悬,才从轻发落,贬为睦州司马。《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写的是严冬,应在遭贬之后。上半首似言自己被害得走投无路,希望获得一席净土,可是,在冷酷的现实之中,哪有自己的立身之所。下半首似言绝望中遇上救星苗丕,给自己带来了一点可以喘息的光明,当然也包含无限的感激之情。以此看来,这首诗不仅是一幅优美的风雪夜归图,而且反映了诗人政治生涯的酸辣。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