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诗 > 如何鉴赏古诗词

如何鉴赏古诗词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9.11K 次

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一颗璀灿的明珠,其高尚的思想,精湛的艺术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如何鉴赏古诗词

  一、扣住“题眼”了解诗词的大概

品味富于表现力的 “题眼”,可以了解诗词的主要内容。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题目中“春”字就是“题眼”,这是理解全诗的钥匙。全诗每联紧扣“春”字展开,首联春水初涨,水面与堤岸齐平,空中舒卷的白云和湖面荡漾的波澜连成一片,正是典型的江南春湖的水态天容。颔联写仰视所见禽鸟,黄莺和燕子都是春天的使者,黄莺用它婉转流利的歌喉向人间传播春回大地的喜讯;燕子穿花贴水,衔泥筑巢。这里从动物的角度写春天的特点。颈联写俯视所见花草。因为是早春,还未到百花盛开季节,所以能见到的尚不是姹紫嫣红,而是东一团,西一簇,用一个“乱”字来形容。而春草也还没有长得丰茂,仅只有没过马蹄那么长,所以用一个“浅”字来形容。这里则是从植物角度表现春天的特点。尾联略写诗人最爱的湖东白沙堤。只见绿杨阴里,修长的白沙堤静卧碧波之中,堤上骑马游春的人来往如织,尽情享受春日美景。诗人置身其间,饱览湖光山色之美,余兴未阑,透露诗人对春天美景的无比喜爱之情。再如李白的《行路难》,其题眼为“难”,由此可推知作者是写人生路难行之意。又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其题眼为“思”,可以断定诗歌内容是由眼前秋色引发起自己内心的思念之情。这就是通过诗词的“题眼”去了解诗词的大概内容。

  二、联系作者创作风格理解诗词的思想

我们可以从作者的角度去理解诗词。“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诗人的经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他的创作风格,反映了诗词的思想。例如李清照,她的一生可以分为两个时期,前期生活富足安逸,家庭幸福美满。其作品主要是对大自然的描绘及真挚爱情的抒发,清新明丽,意境优美。比如《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首词是李清照早年的一首代表作,反映了清照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调。后期,她悲伤于自己身世和失去的幸福及面临着民族的灾难, 故而其作伤时感世,悼亡思乡,沉郁感伤。如《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这首词写丈夫不在身边,自己独自一人,在重阳佳节饱受相思之苦。再如杜甫,他是我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生活在“安史之乱”的前后。“安史之乱”以前,是他生平最快意的时期,诗歌抒写自然风光、豪情壮志。“安史之乱”以后则不同,饥寒交迫的他开始关注底层的人民。可见,作者的人生经历与其诗密切相关。因此,在鉴赏教学中,教师对不同诗人的生平及风格做到了然于胸,从而指导学生从作者的生平、诗词的写作年代去分析诗词所要表现得思想感情。

  三、抓住诗词的意象考虑诗人抒发的情感

所谓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如月亮,在我国古代诗歌中,是思乡的代名词。如杜甫《月夜忆舍弟》中“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诗中的月亮就不再是纯客观的物象,而是浸染了诗人感情的意象了。唐人王建《十五夜望寄杜郎中》:“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诗句以委婉的疑问点出了这月圆之夜人间普遍的怀人心绪,含蓄地表现了诗人对故乡朋友的深切思念。可见诗人抒发感情往往借助于一些意象,所以把握好意象,是理解诗人思想感情的关键,而一些意象也寄寓了约定俗成的审美习惯。例如:松柏代表坚挺、顽强、生命力 ;竹代表气节、积极向上;梧桐含有凄凉、悲伤;柳则是送别、留恋;菊表现隐逸、高洁、脱俗 ;草表现生命力强、生生不息、希望等。

  四、体会表现手法的作用,把握诗词内涵

我们还可以体会诗歌的表现手法,从而把握诗词内涵。如从用典、衬托、对比、象征、渲染、托物言志等角度入手分析,引领学生对诗歌进行品味感悟。

1.用典

用典有用事和引用前人诗句两种。用事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包括对现实生活中某些问题的立场和态度、个人的意绪和愿望等等,属于借古抒怀。如:杜牧《赤壁》“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该首诗的后两句通过用典,含蓄的表达出赤壁之战的成功全都归功于东风,并且从逆向思维,假设当时没有东风,恐怕大小乔都得被深锁在铜雀台,暗指恐怕东吴就该灭亡了。这两句构思巧妙奇特,意味含蓄。

2.衬托

衬托就是利用事物间的近似或对立的条件,用一些事物为陪衬来突出所要表现的事物的表现手法。它可以使被陪衬事物显得更加突出、形象。衬托有正衬、反衬两类。如王维《使至塞上》“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诗句写塞外奇特壮丽的风光,画面开阔,意境雄浑。浩瀚无边的“大漠”与“孤烟”对比反衬,烽火台燃起的一股浓烟显得格外醒目;那横贯沙漠的“长河”与“落日”对比,不仅准确地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诗人的深切感受,把自己孤寂的情绪巧妙地融在对自然景物的描绘中。

3.联想

联想就是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相关联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形成一个典型。如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诗人由轻柔的柳枝纷纷下垂,婀娜多姿联想到翠绿的丝带,运用巧妙的比喻,将柳枝随风飘拂的样子,十分形象地展示在读者眼前,用笔很巧妙。

4.想象

想象就是人们在已有材料和观念的基础上,经过联想、推断、分析、综合,创造出新的形象的思维过程。如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里以春花喻冬雪,那雪白的花不仅是一朵一朵,而且是一团一团,花团锦簇,压枝欲低,与雪压冬林的景象极为神似。春风吹来梨花开,竟至“千树万树”,这里运用奇特的想象表现出景象的繁荣壮丽。

综上所述,鉴赏诗词的方法有很多。我们要在教学实践中,教给学生一定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提高自己的鉴赏能力,增加文化积淀。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