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籍 > 《太平寺泉眼》鉴赏

《太平寺泉眼》鉴赏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92W 次

《太平寺泉眼》作品介绍

《太平寺泉眼》鉴赏

《太平寺泉眼》的作者是杜甫,被选入《全唐诗》的第218卷第9首。

《太平寺泉眼》原文

太平寺泉眼

作者:唐·杜甫

招提凭高冈,疏散连草莽。

出泉枯柳根,汲引岁月古。

石间见海眼,天畔萦水府。

广深丈尺间,宴息敢轻侮。

青白二小蛇,幽姿可时睹。

如丝气或上,烂熳为云雨。

山头到山下,凿井不尽土。

取供十方僧,香美胜牛乳。

北风起寒文,弱藻舒翠缕。

明涵客衣净,细荡林影趣。

何当宅下流,馀润通药圃。

三春湿黄精,一食生毛羽。

《太平寺泉眼》注释

1、这首诗是杜甫乾元二年(759)秋末在秦州作。太平寺:故址在今甘肃天水市东南五十里甘泉镇。寺内有泉一眼,今寺院已毁,而泉水依然。

2、凭:靠着。

3、草莽:草丛。

4、海眼:古人以为泉水从地下通海,故称泉眼为海眼。

5、水府:传说为海中龙王的府邸,在海的最深处。

6、宴息:休息。宴:通“晏”。轻侮:轻视,怠慢。

7、幽姿:幽雅的姿态。

8、烂馒:焕发,散布。

9、十方:指东、南、西、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十方。

10、文:纹理。指水波纹。

11、弱藻:柔软的水草。翠缕:缕缕青翠。

12、明涵:清泉中的倒影。

13、宅:动词,盖房子。下流:下游。

14、黄精:又名黄芝,多年生草本,根如嫩姜,入药。道家以为其得坤土之精粹,久服可以轻身延年。

15、生毛羽:羽化成仙。

《太平寺泉眼》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汉族,巩县(今河南巩义)人。杜甫曾祖父(杜审言父亲)起由襄阳(今属湖北)迁居巩县(今河南巩义)。盛唐时期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500首诗歌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他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世尊称为“诗圣”,他的诗也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

杜甫的诗被称为“诗史”,是因为在杜甫所作的诗多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杜甫的诗词以古体、律诗见长,风格多样,以“沉郁顿挫”四字准确概括出他自己的作品风格,而以沉郁为主。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历史时期,其诗多涉笔社会动荡、政治黑暗、人民疾苦,他的诗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人民疾苦,他的诗记录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巨变,表达了崇高的儒家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忧患意识,因而被誉为“诗史”。杜甫忧国忧民,人格高尚,诗艺精湛。杜甫一生写诗一千五百多首,其中很多是传颂千古的名篇,比如“三吏”和“三别”,并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三吏”为《石壕吏》《新安吏》和《潼关吏》,“三别”为《新婚别》《无家别》和《垂老别》。杜甫流传下来的诗篇是唐诗里最多最广泛的,是唐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对后世影响深远。杜甫作品被称为世上疮痍,诗中圣哲;民间疾苦,笔底波澜。

杜甫善于运用古典诗歌的许多体制,并加以创造性地发展。他是新乐府诗体的开路人。他的乐府诗,促成了中唐时期新乐府运动的发展。他的五七古长篇,亦诗亦史,展开铺叙,而又着力于全篇的回旋往复,标志着我国诗歌艺术的高度成就。杜甫在五七律上也表现出显著的创造性,积累了关于声律、对仗、炼字炼句等完整的艺术经验,使这一体裁达到完全成熟的阶段。有《杜工部集》传世。其中著作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春望》、《绝句》、《望岳》等等。

《太平寺泉眼》繁体对照

卷218_9太平寺泉眼杜甫

招提憑高岡,疏散連草莽。

出泉枯柳根,汲引歲月古。

石間見海眼,天畔萦水府。

廣深丈尺間,宴息敢輕侮。

青白二小蛇,幽姿可時睹。

如絲氣或上,爛熳爲雲雨。

山頭到山下,鑿井不盡土。

取供十方僧,香美勝牛乳。

北風起寒文,弱藻舒翠縷。

明涵客衣淨,細蕩林影趣。

何當宅下流,馀潤通藥圃。

三春濕黃精,壹食生毛羽。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