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古籍 > 学记原文与翻译

学记原文与翻译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73K 次

导语:《学记》,是古代中国典章制度专著《礼记》(《小戴礼记》)中的一篇,写作于战国晚期。下面是学记原文与翻译。欢迎阅读及参考!

学记原文与翻译

原文

发虑宪,求善良,足以謏(xǐao,小有声音)闻,不足以动众;就贤体远,足以动众,未足以化(教化)民。君子如欲化民成俗,其必由学乎!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道’:古今异义,指儒家之道)。是故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兑(yuè“说”)命》曰:“念终始典于学。”其此之谓乎!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困惑)。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促进)也。《兑命》曰:“学学半。”(前一个“学”字音xiào,本字读作“斅”,意思是教育别人,后一个“学”字音xué,意思是向别人学习。)其此之谓乎!

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xiáng),术(suì)有序,国有学。

比年(隔一年)入学,中年考校。一年视离经辨志;三年视敬业乐群;五年视博习亲师;七年视论学取友,谓之小成。九年知类通达,强立(坚强的意志)而不反,谓之大成。夫然后足以化民易俗,近者说(yuè“悦”)服而远者怀(向往)之,此大学之道也。《记》曰:“蛾(“蚁”)子时术之。”其此之谓乎!

大学始教,皮弁(biàn)祭菜,示敬道也。《宵雅》肄(yì)三,官其始也。入学鼓箧(qiè),孙(以逊顺之心)其业也。夏楚(夏jiǎ圆和楚方,一种教杖)二物,收其威也。未卜禘(dì)不视学,游其志也。时观而弗语,存其心也。幼者听而弗问,学不躐(liè同后文“陵”,超越)等也。此七者,教之大伦(纲要)也。

《记》曰:“凡学,官先事,士先志。”其此之谓乎!

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兑命》曰:“敬孙务时敏,厥修乃来。”其此之谓乎!

今之教者,[1]呻其占毕,多其讯言,及于数进而不顾其安,使人不由其诚,教人不尽其材,其施之也悖,其求之也佛(拂)。夫然,故隐其学而疾其师,苦其难而不知其益也。虽终其业,其去之必速,教之不刑,其此之由乎!

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

发然后禁,则扞(hàn)格而不胜;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此六者,教之所由废也。

君子既知教之所由兴,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故君子之教,喻也。道(dǎo)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

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其言也,约而达,微而臧,罕譬而喻,可谓继志矣。

君子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是故择师不可不慎也。《记》曰:“三王四代唯其师。”其此之谓乎!

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是故君之所以不臣于其臣者二:当其为尸,则弗臣也;当其为师,则弗臣也。大学之礼,虽诏于天子无北面,所以尊师也。

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善问者如攻坚木,先其易者,后其节目,及其久也,相说以解。不善问者反此。善待问者如撞钟,叩之以小者则小鸣,叩之以大者则大鸣,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反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译文

(执政者)思虑要合于法度,征求品德善良(的人士辅佐自己),可以得到小小的声誉,不能够耸动群众的听闻; (如果)亲近礼贤下士,宽容异己体恤百姓,可以耸动群众的听闻,但不能起到教化百姓的作用。君子想要教化百姓,并形成好的风俗,就一定要重视设学施教啊!

玉石不经雕琢,就不能变成好的器物;人不经过学习,就不会明白道理。所以古代的君王,建立国家,统治人民,首先要设学施教。《尚书·兑命》篇中说:“始终要以设学施教为主”,就是谈的这个道理啊!

尽管有味美可口的菜肴,不吃是不会知道它的美味的;尽管有高深完善的道理,不学习也不会了解它的好处。所以,通过学习才能知道自己的不足,通过教人才能感到困惑。知道自己学业的不足,才能反过来严格要求自己;感到困惑然后才能不倦的钻研。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促进的。《兑命》篇说:“(在教学过程中)教与学是一个事情的两个方面”,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古代设学施教,每二十五家的“闾”设有学校叫“塾”,每一“党”有自己的学校叫“庠”,每一“术”有自己的学校叫“序”,在天子或诸侯的国都设立有大学。

(学校)里每年招收学生入学,每隔一年对学生考查一次。第一年考查学生断句分章等基本阅读能力的情况,第三年考查学生是否专心学习和亲近同学,第五年考查学生是否在广博的学习和亲近老师,第七年考查学生讨论学业是非和识别朋友的能力,(这一阶段学习合格)叫“小成”。第九年学生能举一反三,推论事理,并有坚强的信念,不违背老师的教诲,(达到这一阶段的学习标准)叫做“大成”。唯有这样,才能教化百姓,移风易俗,周围的人能心悦诚服,远方的人也会来归顺他,这就是大学教人的宗旨。古书上说:“(求学的人)应效法小蚂蚁衔土不息而成土堆的精神(不倦地学习)”。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大学开学的时候,(天子或官吏)穿着礼服,备有祭菜来祭祀先哲,表示尊师重道,学生要吟诵《诗经·小雅》中(鹿鸣、四牡、皇皇者华)三篇(叙述君臣和睦)的诗,使他们一入学就产生要作官的感受;要学生按鼓声开箱取出学习用品,使他们严肃地对待学业;同时展示戒尺,以维持整齐严肃的秩序;(学生春季入学,教官)没有夏祭不去考查学生,让学生有充裕的时间按自己的志愿去学习。(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先观察而不要急于对学生的问题给予解答,(用以)反复详审学生的思维活动;年长的学生请教教师,年少的学生要注意听,而不要插问,因为学习应循序渐进,不能越级。这七点,是施教顺序的大纲。古书上说:“在教学活动中,教宫首先要尽职,读书人要先立志”,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大学的教育活动,按时令进行,各有正式课业;休息的时候,也有课外作业。课外不学杂乐,课内就不可能把琴弹好;课外不广泛运用比喻,课内就不能写好诗句;课外不学好如果做好家室,课内就学不好礼仪。不喜欢那些才艺学问,就不可能乐于对待所学的正课。所以,君子对待学习,课内受业要学好正课;在家休息,要学好各种杂艺。唯其这样,才能安心学习,亲近师长,乐于与群众交朋友,并深信所学之道,尽管离开师长辅导,也不会违背所学的道理。《兑命》篇中说:只有专心致志谦逊恭敬,时时刻刻敏捷地求学,在学业上就能有所成就',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今天的教师,单靠朗诵课文,大量灌输,一味赶进度,而不顾学生的接受能力,致使他们不能安下心来求学。教人不能因材施教,不能使学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教学的方法违背了教学的原则,提出的要求不合学生的实际。这样,学生就会痛恶他的学业,并怨恨他的老师,苦于学业的艰难,而不懂得它的好处。即使学习结业,他所学的东西必然忘得快,教学的目的也就达不到,其原因就在这里啊!

大学施教的方法:在学生的错误没有发生时就加以防止,叫做预防;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教育,叫做及时;不超越受教育者的才能和年龄特征而进行教育,叫做合乎顺序;互相取长补短,叫做相互研讨。这四点,是教学成功的经验。

错误出现了再去禁止,就有产生抗拒而难以克服;放过了学习时机,事后补救,尽管勤苦努力,也较难成功;施教者不按不按教学内容的一定顺序传授知识,打乱了条理,就不可收拾;自己一个人瞑思苦想,不与友人讨论,就会形成学识浅薄,见闻不广;与不正派的朋友来往,必然会违逆老师的教导;从事一些不正经的交谈,必然荒废正课学习。这六点,是教学失败的原因。

君子不但懂得教学成功的经验,又懂得教学失败的原因,就可以当好教师了。所以说教师对人施教,就是启发诱导:(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劝勉而不压制;指导学习的门径,而不把答案直接告诉学生。(教师对学生)诱导而不牵拉,则师生融洽;劝勉而不强制,学生才能感到学习是件愉快的事;启发而不包办,学生才会自己积极思维。能做到师生融洽,使学生感到学习容易,并能独立思考,可以说是做到了善于启发诱导了。

学生在学习上有四种过失,是施教的人必须要了解的:人们学习失败的原因,有人是失于贪多务得,有人是失于学习过于偏狭,有的人失于见异思迁不求甚解,有的人失于学习上不能持久,浅尝辄止。这四点,是由于学生的不同心理和才智所引起的。教师懂得受教育者的不同心理特点,才能帮助学生克服缺点。教育的作用,就是使受教育者能发挥其优点并克服其缺点。

会唱歌的人,要使人情不自禁地跟着唱;会教人的人,要诱导学生自觉地跟着他学。教师讲课,要简单明确,精练而完善,举例不多,但能说明问题。这样,才可以达到使学生自觉地跟着他学的目的。

君子要知道最完美的教学境界中的难易甘苦等种种情况,才能知道教学过程中表现出的正确的与错误的不同思想倾向和教学方法,才能对学生多方面灵活的启发诱导。能够多方面启发诱导,才能当好教师。能当好教师才能做官长,能做官长才能当人君。所以说,当教师的,就是凭借(老师)来学习成为君上的。因为这个缘故,所以选择教师不可不慎重。古书上说:“古代君王只尊敬老师”。就是说的这个道理啊!

凡是学习的关键,严师是难能可贵的。教师严格才能重视他传授的道。在上的君王能尊师重道,百姓才能专心求学。所以君王不以臣子相待的臣子有两种人:一是正在祭祀中作为神的替身的人,不以臣子相待;二是教师,不以臣子相待。根据礼制,(这二种人)虽被天子召见,可以免去朝见君王的礼节,这就是为了表示尊师重道的缘故。

会学习的人,能使教师费力不大而效果好,并能感激教师;不会学习的人,即使老师很勤苦而自己收效甚少,还要埋怨教师。会提问的人,象木工砍木头,先从容易的地方着手,再砍坚硬的节疤一样,(先问容易的问题,再问难题),这样,问题就会容易解决;不会提问题的人却与此相反。会对待提问的人,要回答得有针对性,象撞钟一样,用力小,钟声则小,用力大,钟声则大,从容地响,留有提问者充分回味和消化的时间;不会回答问题的恰巧与此相反。以上这些,讲的是有关进行教学的方法。

单靠死记一些零碎的知识,不能作个好教师,一定(要有渊博的知识),随时准备根据学生的提问并给以圆满的回答才行。如果学生提不出问题,就要引导启发他们;告诉了他以后,仍不能理解,可以暂时放在一边不管了。

(若要学到父亲高超的手艺),高明的冶金匠的儿子,一定要先去学缝皮袄;高明的弓匠的儿子,一定要先去学编撮箕,训练学拉车的小马的人会先反过来,让马在车后跟着走。君子懂得了这三例(是通过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反复练习、循序渐进)使事业成功的道理,就可以搞好教学工作了。

古代求学的人,能够对同类事物进行比较,举一反三。鼓不等同于五声,而五声中没有鼓音,就不和谐;水不等同于五色,但五色没有水调和,就不能鲜明悦目;学习不等同于五官,但五官不经过学习训练就不可治理;师不等同于五服之亲,但没有教师的教导,人们不可能懂得五服的亲密关系。

君子说,德行很高的人,不限于只担任某种官职;普遍的规律,不仅仅适用于那一件事物;有大信实的人,用不着他发誓后才信任他;因时制宜的人无所不可不拘于一途。懂得这四点,(就可以领会到做事求学),也要抓住根本的道理了。古代的三王祭祀江河的时候,都是先祭河而后祭海,这是因为河是水的本源,而海是水的归宿。这才叫抓住了根本!

《学记》读后感

《学记》大约写于公元前的战国末年,是“礼记”一书49篇中的一篇。作者不详,郭沫若认为像是孟子的学生乐正克所作。它是中国教育史上最早,也是最完善的极为重要的文献,值得认真研究。它从教育目的、教育原则、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师和学生、学校制度、学校管理等各方面都作了系统论述。虽然时隔2000多年,但是对今天的教育仍富有现实意义。虽然只有短短的1200多字的篇幅,但读后深有感触。下面从中选取几个原则、观点来谈谈自己的心得体会。

一是“教学相长”原则

关于“教学相长”,《学记》是这样叙述的: 虽有佳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虽然有美味的菜肴,不吃就不知道它的美味;虽然有高深至极的道理,不学就不知它的好处。所以,人必须上学读书,才能知道自己的缺点和不足,教师必须亲身经历教学的过程,才会深感自己学问的孤陋和困惑。求学者知不足,才会自我反思,更加努力地学习;教者感到困惑,才会潜心钻研,孜孜以求,自强不息。所以说,教和学是互相促进,相辅相成的。这段话将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有机的结合起来。可以说,一堂课下来,不仅仅是学生在学习,其实教师同样也在学习,学生学习老师所传授的知识的同时还要积极地思考问题,而老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该不断从学生中受到启发,更加钻研探究更深的内涵,学习方法以及教学方式等等。总之,可以说教师和学生应该是一种平等互助的关系,应该是一种双主体关系,互相学习。然而,现实情况,并非如此。有的同学往往认为自己对一个知识已经掌握得很透彻了,认为这样足可以完成任务,就停止继续学习。等到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才了解到自己学的只是一点皮毛而已。就拿我自己来说吧,最近老师决定给我们一次锻炼的机会,让我们去微格教室模拟上课。虽然只有短短的十来分钟,但却是我们第一次真真正正讲课。虽然从小学到大学,可以说听过无数老师上课。现在轮到自己站上讲台讲课,不免有点紧张。我先选择了一篇文章,回忆起以前老师的上课模式,再从网上找了一些资料,根据老师的要求,然而我很快就搞定这件事。觉得短短几分钟也讲不出什么独特新颖之处。等到上课的时候,因为我是最后一个,所以一直观看别的同学讲课,真让我大吃一惊。她们教态自然,镇定自若,而且课文讲的有内涵,有深度。轮到我讲时,我就开始手足无措,完全依靠课件,只是浮于表面的介绍作者、朗读课文,与同学没有眼神交流。可以说是一堂很糟糕的课。课后老师针对我的情况,给我提了好多的建议:上课内容的掌握情况、课程的构思以及上课形式等等。总之,让我明白学习不能浅尝辄止,而且在教别人的同时自己也会收获良多。因此真正做到教学相长还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教师要发挥其主导作用,很好地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而学生必须发挥其学习的主体作用,并且做到相互切磋,相互学习,教师和学生在教和学的过程中共同进步。这样,就能达到教学相长的作用,同时也能很好地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的目的。

二是藏、修、息、游,内外结合

《学记》中说道: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不学杂服,不能安礼;不兴其艺,不能乐学。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息焉游焉。夫然后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也。意思是说:大学教育管理的办法是:按照一定的时间或季节进行正课的教学(“春诵夏弦”“春秋教以诗书,冬夏教以礼乐”);休息的时候也必须有各种课外作业。课外不操弄乐器,练习手指,课内就调不好琴弦;课外不广泛学习歌咏杂曲,课内就不能谙熟诗文;课外不学习洒扫、接待、处理杂事等,就学不好礼仪。总之,如果不提倡学习课外的各种技艺,学生就不会乐于学习,正课也就学不好。所以,善于学习的人,学习的时候全力以赴地专心学习,休息的时候尽兴的玩弄杂艺。这样,他们才能爱好学习,亲近师长,乐于交友,坚持信念,日后离开了师友,也不会违背老师、学友的教诲和期望。主要是说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相结合,而且连用三个“不学······,不能······”,强调了课外学习的重要性。虽然课内是正课,但课外学习是对一种知识的复习、巩固和强化,这是非常必要的。同时还强调劳逸结合。做到书面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学习,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对学习是一种积极接受的态度,从而离开老师地辅导也能自觉地学习。我觉得这一教育管理方法非常适用于现在的大学,大学的老师在上完课后应该适当的布置点作业,这样更加有利于学生课后的学习。而且,课后多开展一些活动,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做到情、意、智、趣的统一。觉得这方面我们学校做的还不错。学校每学期开展的社团活动,如普通话社团,让学生在实际交流以及专业老师的辅导下提高普通话水平,如乒乓球、羽毛球社团,让学生在繁重的学业之余适当的放松自己,锻炼自己等等。还有班级组织的春游踏青活动,让学生走近大自然,感受优美的自然风光,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还有走进福利院,青协活动,扶苗行动等等,给学生们创造了很多实践的机会,学生之间以及与老师,与校园甚至社会之间建立起良好的关系,可以说从中受益良多。然而教师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方面做的还不够,教师一般还是以教为主,纯粹地传授知识,很枯燥,而且显得生搬硬套,使学生对学习产生抵触甚至厌烦情绪,感觉压力很大。因此,教师在教的过程中,不仅要传授学习内容,还要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主动思考问题,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课堂形式的多样性,而且教导学习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乐趣。总之,课内课外学习实践的有机结合,无论是对学习水平的提高,还是综合能力的增强,都有很大的帮助。

三是豫、时、孙、摩的教育原则

《学记》中指出:大学之法:禁于未发之谓豫,当其可之谓时;不陵节而施之谓孙;相观而善之谓摩。此四者教之所由兴也。即大学教育的原则是:事情没有发生就加以防止,这叫防患于未然;在适当之时,不失时机地进行教育,叫作及时;教学循序渐进,不超越学生的年龄特征,叫作顺应自然;共同学习,相互帮助,取长补短,叫作观摩切磋。这四点就是教育成功的要诀。让我不禁感慨这些教育原则仍然受用于现代教育。“豫”是预防、预备的意思。希望教师能够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也就是说老师在上课之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即备课要充分,要对教学中可能发生的问题有预见性,才能在上课的时候遇到问题做到临危不乱,有条有理的回答问题,解决学生的疑惑,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等问题发生以后,再想对策,那就会扰乱上课的秩序,甚至整堂课的质量也会大打折扣。某青年教师去给一个小学班级上公开课,是上李白的一首诗,针对这首诗她已经作了详细的备课笔记。可是,整堂课下来,她哭了,她知道自己上遭了。因为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她几乎都不能给予答案。因为她没有做到“豫”,没有从小学生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她只是针对这首诗进行备课,却没有想到,小学生第一次接触李白本人,而且又有老师的指导,当然想更多的了解李白这个人物,因此,提的问题都是李白本人的。虽然老师在备课中对李白这个人物有一定的了解,但涉及到比较精确的问题,是不可以随便搪塞的。所以,这堂课上得很失败。可以说,这堂课也给这个青年教师一个深刻的教训吧。因此,老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熟悉材料,了解学生,认真备课。而且《学记》中也说道:发然后禁,则扦格而不胜。即如果等到事情发生了才去禁止,习惯已经根深蒂固,再去教育就会产生抵触而不易消除了。“时”是及时、适时的意思。即针对学生的学习年龄,学习状态及时教学。不能偏早也不能偏晚,学习的最佳时间也是学生接受知识效果最后的阶段。只要掌握学生的学习时段,及时进行教学,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老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需要心理以及学习条件进行适时教学。不然就像《学记》中说的: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即如果错过了学习的最佳时机以后才去学习,那么,学起来就会劳苦不堪,也难有成效。“孙”即循序渐进,顺应自然的学习。然而现在的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学模式对教学产生严重的消极影响。完全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知识深浅及难易程度,只是一味的要求学生接受掌握。这使得学生学习压力逐渐变大,进而对学习失去兴趣,只想敷衍了事。所以现在又在强调循序渐进的学习,根据学生的知识基础以及学习接受能力,由浅入深,从简单到复杂,层层递进,层层延伸拓展。让学生在接受知识时有一个缓冲的过程,像走楼梯一样,一步一步向上。这样的学习,既踏实又有成效。逐渐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得学生有继续学习探究下去的信心和动力。否则就像《学记》中所说的:杂施而不孙,则坏乱而不修。即如果教学急功近利,或杂乱无章,而不是循序渐进,顺应自然,那么,教学就会陷入混乱而不能获得成效。“摩”即互相观摩,切磋学习。希望师生之间、朋友之间、学生之间能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也是我们今天提倡的合作互助、探究讨论学习。强调共事能力的培养,虽然当今社会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社会,但是合作互助,探究学习对我们至关重要。能够增强我们的团队意识,培养独立思考,创新的能力,同时,吸取别人的优点,纠正自己的缺点,实现共同进步。而且,对我们今后走进社会,面对各种各样复杂的人际交流和社会关系,打下了坚实的保护基础。然而《学记》中对于相互观摩的对象即交友、择友也做了充分的说明: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燕朋逆其师,燕辟废其学。即如果孤独地学习,没有朋友,思路就会狭隘,见闻就不广博。如果交友不慎,行为就会违背师长的教诲,尽谈些不正经的事情,就会荒废学业。所以,我们如果能将豫、时、孙、摩有机的结合起来,加以灵活运用,教育会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其实《学记》还有很多实用独到的教育见解,我就不一一举例了。总之,看了《学记》之后,让我不禁佩服,感慨古人的学识之深,见解之独到,以及考虑问题的全面性,思想的新颖性。将教育方面的诸多问题全面系统的加以阐述、概括。虽然已距离我们两千多年,它对教育独到精辟的见解,仍然是我们现在教育事业所遵循的。我也从教育原则,教学方法,师生关系等方面受益匪浅。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