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成语大全 > 写含有比喻的成语

写含有比喻的成语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2.41W 次

成语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大特色,有固定的结构形式和固定的说法,表示一定的意义,在语句中是作为一个整体来应用的,承担主语、宾语、定语等成分。下面我们来看一些关于比喻的成语。

写含有比喻的成语

  拔赵帜易汉帜

拼音:bázhàozhìyìhànzhì简拼:bzzyh

解释:帜:旗帜;易:换。比喻偷换别人的胜利成果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候列传》:“共候赵空壁逐利,则驰入赵壁,皆拔赵旗,立汉赤帜二千。”

  把薪助火

拼音:bǎxīnzhùhuǒ简拼:bxzh

解释:把:握住;薪:柴火。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患,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使事态扩大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2回:“今求军马钱粮,切不可与。如若相助,是把薪助火也。”

  白黑不分

拼音:báihēibùfēn简拼:bhfm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指是非不分

解释:比喻清浊混乱,是非不明

出处:东汉·班固《汉书·刘向传》:“今贤不肖浑淆,白黑不分,邪正杂糅,忠谗并进。”

  白雪阳春

拼音:báixuěyángchūn简拼:bxyc

解释:指战国时代楚国的两支高雅歌曲。比喻高雅的诗歌和其他的文学艺术

出处:宋·王禹偁《为宰相谢赐御制歌诗表》:“《白雪》《阳春》之句,空炫清新。”

  百尺竿头

拼音:bǎichǐgāntóu简拼:bcgt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形容很高的境界

解释:桅杆或杂技长竿的顶端。比喻极高的官位和功名,或学问、事业有很高的成就

出处:唐·吴融《商人》诗:“百尺竿头五两斜,此生何处不为家。”

  败材伤锦

拼音:bàicáishāngjǐn简拼:bcsj

解释:败:破旧,腐烂;伤:妨碍;锦:丝织品的类名。用破败的材料会伤害美好的锦缎。比喻用人不当会伤害国家

出处: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刘玄传》:“败材伤锦,所宜至虑。”

  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

拼音:bānqǐshítóudǎzìjǐdejiǎo简拼:bqstd

用法:连动式;作宾语、分句;含贬义

解释:搬:移动。比喻本来想害别人,结果害了自己。自食其果

出处:毛泽东《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我在1938年十月的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曾经说过:‘搬起石头打自己的脚,这就是张伯伦政策的必然结果。’”

  饱经霜雪

拼音:bǎojīngshuāngxuě简拼:bjsx

解释:饱:充分;经:经历;霜雪:比喻艰难困苦。形容经历许许多多的艰难困苦

出处:清·孔尚任《桃花扇·孤吟》:“鸡皮瘦损,看饱经霜雪,丝鬓如银。”

  哀鸿遍地

拼音:āihóngbiàndì简拼:ahbd

用法:主谓式;作定语;形容灾民很多

解释:比喻到处都是流离失所的灾民

出处:黄侃《水龙吟·秋花》词:“天涯吟望,哀鸿遍地,都成秋侣!”

  矮人观场

拼音:ǎirénguāncháng简拼:argc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没见识、人云亦云

解释:场:戏场。比喻只知道附和别人,自己没有主见。也比喻见识不广

出处:清·王士禛《香祖笔记》第十卷:“予观宋景文近体,无一字无来历,而对仗精确,非读万卷者不能,迥非南渡以后所及。今人耳食,誉者毁者,皆矮人观场,未之或知也。”

  安营下寨

拼音:ānyíngxiàzhài简拼:ayxz

解释:安:安置;营:营房;寨:防守用的栅栏。指jun队驻扎下来。比喻建立临时的住宿或基地。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五回:“众诸侯亦陆续皆至,各自安营下寨,连接二百余里。”

  饱人不知饿人饥

拼音:bǎorénbùzhīèrénjī简拼:brbze

解释:饱:吃足;饥:饥饿。比喻处境好的人,不能理解别人的苦衷

出处: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45回:“误了差使钉子是我碰!你饱人不知饿人饥!”

  抱瓮灌园

拼音:bàowèngguànyuán简拼:bwcg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比喻安于现状,不想改变

解释:传说孔子的学生子贡,在游楚返晋过汉阴,见一位老人抱着水瓮去灌园,就建议他用机械汲水,老人不愿意。比喻安于拙陋的淳朴生活。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天地》:“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

  彼唱此和

拼音:bǐchàngcǐhè简拼:bcch

用法:连动式;作宾语;同“此唱彼和”

解释:比喻一方倡导,另一方效仿

出处:《明史·刘世龙传》:“仕者日坏于上,学者日坏于下,彼唱此和,靡然成风。”

  半路出家

拼音:bànlùchūjiā简拼:blcj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形容中途开始干某事

解释:半路:半途,中途,指成年以后;出家:离家当和尚或尼姑。指成年后才去做和尚或尼姑。比喻中途改业,不是科班出身

出处:《京本通俗小说·错斩崔宁》:“先前读书,后来看看不济,却去改业做生意。便是半路上出家的一般。”

例子:他不理会内行的嗤笑,写啊改啊,改啊写啊,终于写出了好作品,成了一个颇有希望的~的作家。(公今度《长短录》)

谒后语:杨五郎削发

谜语:阁;鲁达当和尚

  杯水之谢

拼音:bēishuǐzhīxiè简拼:bszx

解释:比喻微薄的酬谢

出处: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51回:“次日,凤四老爹果然别了万中书,不曾受他杯水之谢,取路往杭州去了。”

  边尘不惊

拼音:biānchénbùjīng简拼:bcbj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形容相安无事

解释:边:边境;惊:震动。比喻边境安定无战事

出处:宋·司马光《资治通鉴·唐太宗贞观十五年》:“上曰:‘隋炀帝劳百姓,筑长城以备突厥,卒无所益。朕唯置李世勣于晋阳而边尘不惊,其为长城,岂不壮哉!’”

  不打自招

拼音:bùdǎzìzhāo简拼:bdzz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含贬义,比喻不自觉暴露自己的过失或意图

解释:打:拷打;招:招供。不用拷问,自己就招认了罪行。比喻无意中暴露了自己的意图

出处:明·冯梦龙《警世通言》第13卷:“押司和押司娘不打自招。”

例子:但是我还要说重庆发言人是个蠢猪,他~,向人国人民泄露了日本帝国主义的计划。(毛泽东《为皖南事变发表的命令和谈话》)

谒后语:此地无银三百两;贼娃子说梦话

谜语:坦白;露谜底;专练外路拳;挂羊头卖狗肉

  步调一致

拼音:bùdiàoyīzhì简拼:bdyz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做事行动一致

解释:步调:走路时脚步的大小快慢。比喻行动和谐一致

出处:毛泽东《整顿党的作风》:“在这种种方面,都应该提高共产主义精神,防止宗派主义倾向,使我们的党达到队伍整齐,步调一致的目的,以利战斗。”

例子:两小小组配合默契,~,任务完成得很好。

谒后语:

谜语:齐走;踏歌行;跳集体舞

  岸谷之变

拼音:àngǔzhībiàn简拼:agzb

解释:岸:喻指高位。比喻政治上的重大变化

出处:《诗经·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

  暗度陈仓

拼音:àndùchéncāng简拼:adcc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定语;比喻暗中活动

解释:度:通“渡”:越过;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宝鸡市东,为通向汉中的交通要道。指正面迷惑敌人,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比喻暗中进行活动

出处:元·尚仲贤《气英布》第一折:“孤家用韩信之计,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攻完三秦,劫取五国。”

  暗箭中人

拼音:ànjiànzhòngrén简拼:ajzr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形容在背地里耍手段伤害人

解释:暗:暗中;箭:放箭;中:中伤。放冷箭伤害人。比喻暗中用阴险的手段攻击或陷害别人

出处:宋·刘炎《迩言》卷六:“暗箭中人,其深次骨,人之怨之,亦必次骨,以其掩人所不备也。”

  八方风雨

拼音:bāfāngfēngyǔ简拼:bffy

解释:八方:四方四隅的总称。四面八方的疾风骤雨。比喻形势骤然变幻,动荡不安

出处:唐·刘禹锡《贺晋公留守东都》:“天子旌旗分一半,八方风雨会中州。”

  八字没见一撇

拼音:bāzìméijiànyīpiě简拼:bzmjy

用法:复句式;作分句;比喻事情还没有眉目

解释:比喻事情毫无眉目,未见端绪

出处:孙锦标《通俗常言疏证·人事》第三卷:“《通俗编》:‘朱子《与刘子澄书》:圣贤已是八字打开了,人自不领会。’按今有‘八字不见两撇’之谚……凡事无端绪者,谓之八字不曾见两撇。”

  扒高踩低

拼音:bāgāocǎidī简拼:bgcd

解释:扒:攀援。比喻对上奉承攀附,对下欺侮压制

出处:《中国民间故事选·叛徒李四一》:“为人就是扒高踩低,浮上水在行。”

  财竭力尽

拼音:cáijiélìjìn简拼:cjlj

解释:竭:完,尽。钱财和力量全部用尽。比喻生活陷入困窘的境地

出处:汉·古永《黑龙见东莱对》:“百姓财竭力尽,愁恨感天。”

  唱筹量沙

拼音:chàngchóuliángshā简拼:ccls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指制造假象迷惑对方

解释:把沙当做米,计量时高呼数字。比喻以假象安定军心,迷惑敌人

出处:《南史·檀道济传》:“道济夜唱筹量沙,以所余少米散其上。及旦,魏军谓资粮有余,故不复追。”

  抽薪止沸

拼音:chōuxīnzhǐfèi简拼:cxzf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解释:抽掉锅底下正燃烧的柴火,使锅里的水不再沸腾。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出处:北齐·魏收《为侯景叛移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

例子:~,剪草除根。(北齐·魏收《为侯景判移梁朝文》)

  从善如登

拼音:cóngshànrúdēng简拼:csrd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比喻学好很难

解释:指为善如登山那样不易,比喻学好很难

出处:《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韦昭注:“如登,喻难;如崩,喻易。”

  吃里扒外

拼音:chīlǐpáwài简拼:clpw

解释:比喻受这一方好处,却暗为另一方效劳

出处:周立波《暴风骤雨》第一部:“人心隔肚皮,备不住有那吃里扒外的家伙走风漏水,叫韩老六跑了。”

  捕风捉影

拼音:bǔfēngzhuōyǐng简拼:bfzy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比喻说话做事没有事实根据

解释:风和影子是无法捉摸的。比喻虚幻无实或无根据地猜疑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69卷:“若有一豪之不实,如捕风捉影,更无下功处,德何由进?”

例子:对于~的流言,我们切不可轻信。

谒后语:瞎子捉迷藏;飞机上张网

谜语:摄影师

  匪石之心

拼音:fěishízhīxīn简拼:fszx

用法:偏正式;作宾语;比喻意志坚定,永不变心

解释:比喻坚贞不渝

出处:《诗经·邶风·柏舟》:“我心匪石,不可转也。”

  道不同,不相为谋

拼音:dàobùtóng,bùxiāngwéimóu简拼:dbtbx

用法:复句式;作分句;指志不同的人不能一起共事

解释:比喻志趣不同的人不会在一起共事

出处:先秦·孔子《论语·卫灵公》:“道不同,不相为谋。”

  丁公凿井

拼音:dīnggōngzáojǐng简拼:dgzj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比喻语言传来传去而失真

解释:丁公:人名,春秋宋时丁某在自家凿一井,从而节省一个人力,说“吾穿井得一人”,别人以为他从井中挖出一人。比喻语言之辗转传误

出处:汉·王充《论衡·书虚》:“俗传言曰,丁公凿井,得一人于井中。夫人生于人,非生于土也。”

  鼎足而立

拼音:dǐngzúérlì简拼:dzel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解释:鼎:古代烹煮用的炊具,圆形有三足两耳。比喻事物三方面并立,常指政治局势或力量三方面相持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莫若两利而俱存之,三分天下,鼎足而居。”

  独来独往

拼音:dúláidúwǎng简拼:dldw

解释:独身往来,不与人为伍。比喻事事不与人相同

出处:明·李贽《何心隐论》:“公独来独往,自我无前者也。”

  辅车相依

拼音:fǔchēxiāngyī简拼:fcxy

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比喻两者关系密切,互相依存

解释:辅:面颊骨;车:牙床。颊骨和齿床互相依靠。比喻关系密切,利害相关

出处:左丘明《左传·僖公五年》:“谚所谓‘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者,其虞虢之谓也。”

  付诸东流

拼音:fùzhūdōngliú简拼:fzdl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

解释:付:交给;诸:之于;东流:向东流的江河。投入东流的河水里冲走。比喻希望落空,前功尽弃

出处:清·梁启超《再驳某报之土地国有论》:“而前此勤劳贮蓄所得之结果,遂付诸东流。”

例子:惜丙寅清水潭决,稿本~,故录其梗概于此。(清·黄钧宰《金壶七墨·鸳鸯印传奇始末》)

  妇姑勃谿

拼音:fùgūbóxī简拼:fgbx

用法:主谓式;作宾语、定语;含贬义,比喻内部争斗

解释:指婆媳间的争吵与不和。比喻因日常鸡毛蒜皮的小事而争吵

出处:庄周《庄子·外物》:“室无空虚,则妇姑勃谿。”

例子:而往往不过是将败落家族的~,叔嫂斗法的手段,移到文坛上。(鲁迅《且介亭杂文末编·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

  不为五斗米折腰

拼音:bùwéiwǔdǒumǐzhéyāo简拼:bwwdm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分句;形容人有骨气

解释:五斗米:指微薄的俸禄;折腰:下拜,弯腰行礼。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

出处:《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例子:古人~,这个助教官儿,也不是我终身养老之事。(明·冯梦龙《喻世明言》卷五)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拼音:bùyǐguījǔ,bùchéngfāngyuán简拼:bygjb

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分句;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解释:规:圆规;矩:曲尺。比喻做事要遵循一定的法则

出处: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上》:“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房谋杜断

拼音:fángmóudùduàn简拼:fmdd

用法:联合式;作补语;形容能人之间的合作

解释:房:唐朝宰相房玄龄;谋:计谋;杜:唐朝杜如晦;断:决断。两人同心济谋,传为佳话。比喻能人合作,天作之合

出处:《旧唐书·房玄龄杜如晦传论》:“世传太宗尝与文昭图事,则曰:‘非如晦莫能筹之。’及如晦至焉,竟从玄龄之策也。盖房知杜之能断大事,杜知房之善建嘉谋。”

  放龙入海

拼音:fànglóngrùhǎi简拼:flrh

解释: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

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21回:“此放龙入海,纵虎归山也,后欲治之,其可得乎?”

  飞蛾扑火

拼音:fēiépūhuǒ简拼:feph

用法:动宾式;作谓语、状语、定语;含贬义

解释:飞蛾扑到火上,比喻自取灭亡

出处:《梁书·到溉传》:“如飞蛾之赴火,岂焚身之可吝。”

  屙金溺银

拼音:ējīnniàoyín简拼:ejny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解释:比喻生存有术

出处:明·兰陵笑笑生《金瓶梅词话》第32回:“常言道:养儿不要屙金溺银,只要见景生情。”

  泛滥成灾

拼音:fànlànchéngzāi简拼:flcz

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定语、补语;含贬义,比喻发生在内部的灾难

解释:泛滥:江河湖泊的水四处溢出。比喻坏的思想言行到处传播,造成危害

出处:先秦·孟轲《孟子·滕文公上》:“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例子:表报之多,闹得~。(毛泽东《论十大关系》)

  范水模山

拼音:fànshuǐmóshān简拼:fsms

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含贬义

解释:比喻效法模仿他人

出处:清·江顺诒《词学集成》第六卷:“抗心迈古,肆力式靡;吹花嚼蕊,相炫虚华,范水模山,自诧淡远。”

  风情月债

拼音:fēngqíngyuèzhài简拼:fqyz

用法:联合式;作宾语;指男女恋爱的事情

解释:比喻男女恋爱的事情

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司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女怨男痴。”

例子:司人间之~,掌人世之女怨男痴。(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五回)

  对症下药

拼音:duìzhèngxiàyào简拼:dzxy

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解释:症:病症;下药:用药。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具体问题,采取有效的措施

出处:宋·朱熹《朱子语类》第41卷:“克己复礼,便是捉得病根,对证下药。”

例子:他也许要借这原始的集体的力给后代的散漫和萎靡来个~吧。(朱自清《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

谒后语:害什么病开什么方

谜语:医生开处方

成语故事:华佗是东汉名医。有一次官吏倪寻和李延都感到头疼发热,找华佗看病,华佗诊断病情后,给倪寻开了下泻药,给李延开了发汗药。两人感到奇怪,问华佗问什么同样的并用不同的药,华佗说:“倪寻的病是由内伤引起的,李延是因为外部受凉而引起感冒。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也不一样。”他们回去后按药方服药,第二天病都好了。

孔子是春秋时代的思想家。学生子路问孔子:“听到一个很好的主张,是不是应该马上去做呢?”孔子说:“家里有父亲兄长在,你应该先向他们请教再说,哪能马上去做呢?”学生冉有也这样问,孔子说:“听到了就去做。”学生公西华就问孔子:“您老人家为什么给他两个不同的答复呢?”孔子就说:“冉有做事退缩,所以我要鼓励鼓励他;子路胆量有两个人的大,做事果敢,所以我要抑制抑制他。”

“对症下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

(出自《三国志魏志华陀传》和《论语先M》)

赞助商

赞助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