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成语大全 > 败军之将成语典故大纲

败军之将成语典故大纲

推荐人: 来源: 阅读: 1.47W 次

出 处《吴越春秋·勾践入臣外传》:“臣闻……败军之将,不敢语勇。”《史记·淮阴侯列传》:“臣闻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亡国之大夫,不可以图存。”

败军之将成语典故

成语典故汉初,被封为汉王的刘邦,采用了大将军韩信的计策,暗渡陈仓,攻取了秦国的故土关中地区(今陕西一带),奠定了向东出击,同西楚霸王项羽争夺天下的.基础。 随后,刘邦从关中逐渐向东进兵,在今河南、安徽一带,同项羽展开了长期相持的战斗。

同时刘邦派韩信带领一部分人马,渡过黄河,去付伐背汉亲楚的魏王豹。魏在今山西西南部,被韩信一鼓攻下,并俘获了魏豹。接着,韩信继续向东,进击赵王歇,因其手下大将陈余不听广武君李左车之言,在井陉(在今河北井陉县,与山西交界处)处俘获赵王,并陈余阵亡,李左车被生擒。 韩信十分赞赏李左车的才干,很是优待他,并向他请教,但李左车却说道:“败军之将,不可以言勇。”意指,失败者还充什么英雄!韩信笑道:“先生不必客气,如果当初陈余听了先生之言,那么‘败军之将’就是我了。” “败军之将”此成语就出于此。

吴越之战,是春秋末期位于长江下游的两个诸侯国吴和越之间进行的最后一次争霸战争。自公元前510年开始,持续至公元前475年,历时共35年,中经吴伐越的槜李之战、越伐吴的夫椒之战、笠泽之战和姑苏围困战,最终以吴的灭亡和越的胜利而告结束。

归纳起来,越王勾践采纳四条计策。首先,勾践亲自到吴国麻痹敌人;其次,回到越国后,又用美人计麻痹夫差;第三,还用欲擒故纵的方法拆掉了越吴之间的防御性建筑,让夫差进一步信任自己,等到越国强大了,又用反间计除掉了夫差的谋士伍子胥;第四,在进攻的前一年,越国送给吴国一批种子,夫差见种子颗粒饱满,就发放到吴国各地区种植,结果发现所有种子都不发芽,原因是种子已经被勾践用锅煮过了,吴国因此在那一年粮食歉收。勾践在此时进攻,一举灭掉吴国。

公元前514年,阖闾登上吴国王位,即任用逃亡到吴国的原楚国贵族伍员(伍子胥)和齐国的孙武,改革内政,“立城郭,设守备,实仓廪,治兵库”,扩充军队,加强战备,并制定了“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服越人”的战略方针。其时,定都会稽(今浙江绍兴),据有今浙江北部地区的越国,领土狭小,人口稀少,经济文化发展相对落后。

赞助商

赞助商